
3月26日,由曹诚渊编舞的《我本楚狂人》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与申城观众见面。这是今年“上海之春”的参演剧目之一,来自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15位舞者,以唐代诗人李白的26首诗词为出发点,通过现代舞的肢体语言呈现了文字背后的精神意象,让人耳目一新。
15位舞者、26首诗歌,
舞动四大主题
“《我本楚狂人》不是重现李白的人生,也不是演绎李白的诗歌,而是让舞蹈、音乐、诗词等艺术元素碰撞在一起,产生新的作品。”演出前,该剧编导曹诚渊向记者道出了他的创作心路历程。
原来,这部舞剧的名字源于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生于香港的曹诚渊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对李白的诗歌尤为狂热。20多年前,曹诚渊曾尝试编创了一段15分钟的同名舞蹈。
现代舞《我本楚狂人》亮相上海之春。国舞剧场供图
但那时的曹诚渊年轻气盛,作品中也难免带有一些“楚狂人”一样叛逆不羁的心绪。后来,曹诚渊从香港一路北上,积极推动内地和香港的舞者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积淀也日渐深厚。于是,在2020年因疫情休息在家的日子里,曹诚渊决定重读李白诗词,并将《我本楚狂人》打磨成了一段70分钟的成熟舞剧,一展李白诗歌的飞扬恣意。
记者了解道,《我本楚狂人》是曹诚渊从1000多首李白的诗歌中选取了26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为创作文本,以《庐山谣》作序,《临终歌》为跋,另外24首则融入“山”“水”“花”“月”四个篇章,这也是李白诗歌中最常用的四个主题。
多元舞蹈千面魅力,
服装、配乐别具匠心
“李白是盛唐文化的代表,而盛唐又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为了向自己心中的天才诗人致敬,曹诚渊在每一个细节都有精心设计,比如服装。记者了解到,《我本楚狂人》中每位舞者在四个篇章中都身着不同服饰,共计60件。这些服饰是设计师从唐代潮流色唐三彩出发建构而来,土褐、碧绿、朱红、银白四色分别对应山、水、花、月四个主题。
不仅如此,《我本楚狂人》的配乐也独具匠心。曹诚渊特意挑选了中国传统乐器与舞蹈相和,以笛子奏山、琵琶弹水、古琴咏花、二胡映月来展现盛唐气象。悠远古调也将唤起深埋民族文化内心的审美。
《我本楚狂人》服饰从唐三彩中汲取灵感。国舞剧场供图
而在舞蹈上,除了现代舞,曹诚渊还针对不同诗歌的节奏韵律融入了多种舞蹈元素。比如《行路难》中的街舞、《清平调》里的探戈,还有芭蕾、中国民间舞,甚至网络舞蹈动作。
曹诚渊告诉记者,虽然作品灵感来自李白的诗词,但《我本楚狂人》是通过当代舞蹈剧场的形式呈现编舞者对诗词的理解和唐诗背后隐含的精神意象,“既是我对李白风骨、盛唐气象及中华文明的奇思妙想,也希望通过各种元素打开李白诗词所触动的想象空间。”曹诚渊说。
诗仙、画圣对话,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竭创作源泉
让人惊喜的是,在《我本楚狂人》中,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四幕舞蹈中,舞者还相继舞出了米开朗基罗《创世纪》、拉斐尔《雅典学院》、提香《神圣与世俗之爱》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画面缩影。
对此,曹诚渊解释道,盛唐这个艺术井喷的时代,只有成熟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可以比拟。于是,他让东方“诗仙”和西方“画圣”的作品通过现代舞者的身体相遇,也是成全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本楚狂人》演出照。国舞剧场供图
过去,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现代舞都是西方的,看不懂。但在曹诚渊看来,现代舞其实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就像西方有抽象主义,而我们的国画中有留白,这些都是对时代的关注和思考。中国现代舞要走出去,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就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创作根基。”
《我本楚狂人》是一次尝试,曹诚渊透露,接下来他还将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为蓝本,编创一段现代青年人《寻找大观园》的舞剧,不久后也有望与上海观众见面。
头图为《我本楚狂人》演出照。国舞剧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