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讲故事,一人分饰十四角!张艾嘉携手上交演绎交响乐剧《仲夏夜之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3-04-02 15:07

摘要: 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此曲(片段)的最早记录还要追溯到1911年,而最近一次乐季上演完整版此作也已是4年前。

作为第38届“上海之春”的重磅演出,3月31日至4月1日,指挥家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女高音歌唱家肖昕怡、陶梦琦和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共同演绎的交响乐剧《仲夏夜之梦》亮相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知名演员张艾嘉化身读剧人,在门德尔松诗意、浪漫的音符中一人分饰14个角色,用声音带领观众感受了莎翁笔下的奇幻梦境,这也是张艾嘉继话剧《聊斋》后时隔5年再度登上申城舞台。


17岁门德尔松为莎翁戏剧配乐


众所周知,《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青春时代的最后一部喜剧作品,与《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和《皆大欢喜》共同构成其著名的四大喜剧。作品以雅典宫廷及附近的森林为主要背景,将仙后与仙王的恩怨、雅典公爵与未婚妻的婚礼、四个青年男女错综复杂的爱情和工匠们排演戏剧四条线索共同交织在一起,并以戏中戏的巧妙设置和双关、反讽等幽默的语言技巧描写了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曲折故事,塑造了顽皮幽默的精灵、对爱执着的两对青年男女、滑稽的工匠等一系列鲜明的戏剧形象。


1826年夏天,17岁的门德尔松与姐姐一起阅读了《仲夏夜之梦》的剧本,年少的他被剧中美丽的诗情、怪异的幻想以及年轻人忠贞的爱情所打动,很快就写下了《仲夏夜之梦》序曲。16年后,门德尔松又新创作了《谐谑曲》《间奏曲》《夜曲》《婚礼进行曲》,并加入了台词配乐、独唱与合唱,使其成为了一部完整的戏剧配乐。


莎翁原剧内容奇幻浪漫,但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门德尔松为这部戏剧所作的配乐也许比剧本本身更吸引人,从问世至今一直被广大乐迷所喜爱,其中的《婚礼进行曲》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乐段。记者了解到,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此曲(片段)的最早记录还要追溯到1911年,而最近一次乐季上演完整版此作也已是4年前。


张艾嘉一人分饰14个角色。上交供图


用声音讲故事,一人分饰14角


据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介绍,此次上交演奏的《仲夏夜之梦》,在剧本上采用了焦元溥编译的版本,浓缩戏剧台词与桥段,采用单人叙述模式,由读剧人张艾嘉一人分饰14个角色,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张艾嘉也是提前半个月就来到上海开启了排练模式。“有挑战,因为会有声音的变化,这也是好玩的地方。”张艾嘉告诉记者,无论是交响乐剧,还是影视剧,声音对表演来说都极其重要。“我一直和年轻演员强调,要好好说台词,发现声音的魅力,它能帮你迅速进入角色、刻画人物。”当然,在饰演不同角色时,张艾嘉的脑海中也会闪现不同的画面,“否则演不出感觉,准确地说,我应该是半表演、半朗诵。”


两周排练下来,余隆被张艾嘉的戏剧节奏和表演张力所折服。“她把每个角色的语气、语速和性格表现得让我叹为观止,没想到一个人能同时把不同的戏剧人物刻画得这么清晰。”余隆感叹,戏剧配乐是音乐为戏剧服务,重点是角色表演,音乐只是辅助,但好的表演一定会给音乐带来启发。


上海交响乐团再度奏响《仲夏夜之梦》。上交供图


拥抱多元艺术形式,古典乐并不老


一个对交响乐了解不深的电影人为何能演绎得如此动人?原来,这不是张艾嘉第一次跨界古典音乐了。2016年,她就曾携手台湾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交响乐剧《仲夏夜之梦》。后来又与钢琴家严俊杰隔空合作《雷诺尔》,也曾在《魅》中化身说故事大师,一人分饰十三角。


“每个演员都应该走上舞台,那才是赤裸裸地面对观众,你会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应该补什么,这些都会反哺到你在大银幕上的表演。”在张艾嘉看来,古典音乐并不意味着老,“它和现在的音乐一样好听,和现在的故事一样精彩。还可以打开更多人的认知,让更多观众走近古典乐。”


余隆也深有同感,歌剧、电影、戏剧,其实都可以通过音乐呈现。“上海交响乐团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职业乐团,本就应该主动拥抱不同的艺术,为观众呈现多元的演出形式。”


头图为交响乐剧《仲夏夜之梦》演出现场。上交供图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首开“戏剧巴...

四把琴弓丈量祖国大地!40岁的上...

戏剧、餐饮也能跨界融合?沉浸式美...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