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日益提高影视摄制服务水平,让好剧组愿意来拍摄、拍摄得放心?日前,由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牵头成立的“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经过3年的高效运作和经验积累,在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向外界公布了可喜成果,并联合国内部分省市摄制服务机构、中心共同发出“上海倡议”,号召各地构建“一套影视摄制服务体系”,建设“一个影视摄制信息云平台”,形成“一组影视取景地成长机制”,实质性推动影视产业的共同繁荣发展。
创下三个突出成果
时间回到三年前的夏天,2020年8月,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与长三角首批17家影视拍摄基地,在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共同宣布成立“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迈出了将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上海影视服务经验向长三角地区影视产业输送的步伐。
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秘书长于志庆告诉记者,三年来,联盟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优势,共建共赢、协作交流,结下了累累硕果,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有三个:一是加强了各个影视基地的交流,邀请联盟成员参加重大展会,为影视项目的落地和制作牵线搭桥,不断推介影视基地的特色服务和资源优势;二是充分调研走访,分享经验,打造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为产业发展中的不足和瓶颈破题;三是联盟不断扩容长三角影视拍摄资源,为影视项目和影视剧组提供多元立体的场景配套,助力影视作品在题材、故事以及类型等层面创新和突破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以及乡村振兴建设。
于志庆回顾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三年成果。受访者供图
比如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此前在“推动国内影视摄制服务机制建设发布会”上,向国内30余个城市分享健全影视摄制服务体系的经验,就引起了强烈反响。事实上,三年来,从上海到长三角,从长三角到全国,上海在影视摄制服务方面的经验逐步扩散,给兄弟省市送去了经验,已经成功助力了不同的城市发掘新鲜的影视取景地、完善影视摄制服务。
寻找取景地时更加有据可循
在6月10日进行的“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工作会议上,来自福建省泰宁县的代表江敏就表示,在学习了上海和长三角的影视摄制服务经验后,他们当地也成立了县影视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发了全省山区县首个影视公共服务平台,并出台了福建省山区县首个影视文化产业扶持办法。福建省也明确了泰宁与厦门、平潭为福建三大重点影视基地,并被评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
不仅如此,当天,来自横店、黄山、宁波、无锡、云南等地的影视服务主管部门、机构、企业代表,也都分享了他们在完善影视摄制服务的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在于志庆看来,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三年多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影视摄制服务体系值得推广、大有可为。
“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工作会议。受访者供图
更让人欣喜的是,今年,随着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拉开大幕,联盟再次推出了重磅举措。当天会上,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就发布了《影视摄制服务联动机制倡议书》,号召各地影视摄制服务单位、影视拍摄基地和取景地,构建“一套影视摄制服务体系”,建设“一个影视摄制信息云平台”,形成“一组影视取景地成长机制”,以高标准、产业化、集聚式的影视摄制服务联动机制为核心,促进影视摄制服务单位、影视拍摄基地及取景地的科学协调发展、合理调配运营。
记者注意到,《影视摄制服务联动机制倡议书》特别强调了信息共享意义,力求通过信息平台,充分对接各影视企业、摄制剧组等目标群体,实现精细化管理,避免同质化竞争及恶性竞争。同时,未来有望探索建立影视基地综合分析报告机制、影视基地分类分级机制、影视剧拍摄场景咨询机制等全流程服务体系,让影视剧组在寻找取景地时更加有据可循。
头图为“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工作会议。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