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总文工团推出乐舞诗画《国韵·匠心》,以民族舞台展现工匠精神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3-07-07 01:56

摘要: 每一个“匠心”则体现了从古至今相传的工匠精神。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全新推出的大型乐舞诗画《国韵·匠心》,日前在北京二七剧场上演。


整台晚会以中国古代哲学五行理论为概念支点,生发为《金石为开》《良木逢春》《青山绿水》《薪火相传》《幸福乐土》五个篇章,每个篇章前潜心设置了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楔子”——《匠心·诚所至》《匠心·质求精》《匠心·艺超凡》《匠心·技相承》《匠心·持以恒》,用朗诵、舞蹈、戏剧表演相结合的情景演出,再现了“风筝”“榫卯”“制笔”“灯笼”“建筑”等传统行业薪火相传的精髓,而每一个“匠心”则体现了从古至今相传的工匠精神。


此次《国韵·匠心》的视觉设计也独具匠心,让“礼”有型,让“乐”有象,让观众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全总文工团青年舞美设计师、话剧金狮奖得主郑博介绍,《国韵·匠心》的舞美设计以“画卷”为设计核心,通过具象化的“卷轴”设置和升降,立体展示带有浓郁国风特色的时空布局和视觉风格,烘托展示音乐传递的内涵情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全总文工团为《国韵·匠心》创作了多首原创曲目,节目形式多样,将戏曲唱段与情景表演与民乐演奏有机结合,将传统艺术经典与国风流行文化创新融合。音乐总监刘晓初介绍《国韵·匠心》的音乐部分,“五个篇章中,音乐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有金石为开、开拓进取的《天工开物》,有春风沐浴、大地复苏的《大地之春》,还有国粹京剧《牡丹亭》《夜深沉》的浪漫与凄婉、柔美与刚劲等等。整部音乐不仅融合了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管弦乐的艺术特点和音乐风格,还有民族唱法、童声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用扬琴、古筝、二胡、笛箫、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表现匠人们开拓进取、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以古人金、木、水、火、土五行概念进行诠释和演绎。”


“尽管全总文工团的民乐团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乐团艺术家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堪称佼佼者。”《国韵·匠心》总策划、总导演,全总文工团常务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陈思思介绍说,在利用舞台艺术呈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集中把全总文工团的工匠精神的传承体现在创意当中。“我们以国风的艺术呈现为主体,突出体现、精心设计把匠心精神融入我们文工团的特点中。从这个角度上看,是与其他民乐团体推出的舞台剧目有所区别。希望通过这台乐舞诗画能够突出全总文工团的主体创作功能,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到全总文工团不同特色和品种的艺术创作。”


头图为《国韵·匠心》演出现场。全总文工团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各大博物馆迎来“超长待机” ...

2023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玉兰绽...

台前幕后|探班舞台剧《骆驼祥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