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上海开展援疆工作的第13个年头,以文化为媒,申城各大文艺院团纷纷开启了“润疆行”。9月11日起,在喀什最美的季节,上海轻音乐团也将踏上他们的第二轮“百场轻音边疆行”,用音乐在上海和喀什之间架起一座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11日,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项目就悄然拉开了帷幕。首轮活动,乐团派出了3批49名演职人员组成“文艺轻骑兵”,在叶城、泽普两县陆续奉上了52场演出,覆盖观众近3万名,艺术培训10余场,覆盖学生近千人。
比如在在叶城县红军小学操场上的首场音乐会,就吸引了学校2000多名师生观看。来自申城的歌唱家和演奏家们,用多首新疆传统歌曲和当代热门歌曲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也将艺术之美“浸润”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中。
上海轻音乐团首轮“百场轻音边疆行”。受访者供图
上海轻音乐团团长董德平表示,“百场轻音边疆行”的目标就是百场演出、千人培养、万名观众。“发现和培养喀什当地音乐人才是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演出之余,乐团总会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声乐、钢琴、朗诵、表演形体等培训课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走进艺术世界。
让人欣喜的是,在交流互动中,上海轻音乐团不仅和喀什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日前,泽普文工团还特别来到上海,完成了一场沪喀两地“以乐会友”的双向奔赴。
长辫子姑娘的集体舞唯美动人,丝路特色的顶碗舞独特有趣,新疆特色的民族乐器尽显西域韵律……泽普文工团的团员们用歌曲、舞蹈、杂技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展示了新疆的多元文化和独具魅力的艺术风采。一个个或深情悠扬,或节奏明快的节目,勾勒出一幅大美新疆的图景。
泽普文工团来沪答谢演出。受访者供图
而上海轻音乐团的声乐演员们也和远道而来的新疆歌手阿扎提古丽、吐鲁洪江、阿不都热合曼江,共同唱响了《赛里木湖的月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歌曲。“泽普文工团的团员们通过歌舞表演,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泽普的美丽与人文,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上海轻音乐团的演员们如是感慨。
据悉,今年9月11日起,在喀什最美的季节,上海轻音乐团第二轮“百场轻音边疆行”将再度启程,并将深入巴楚县和莎车县的乡村社区、工厂、学校、医院、部队等地,开展不少于50场演出。
上海轻音乐团方面透露,喀什地区的莎车县和巴楚县是南疆有名的棉花种植大县,金秋丰收在望,乐团将走进新疆棉纺织厂,将音乐送到纺织工人身边。而在莎车第一所大学、一大会址布展的巴楚博物馆等地,也有丰富的文艺演出陆续上演。上海轻音乐团希望通过“文旅+音乐”的跨界融合,助推当地文旅发展,让“文化润疆”在当地走深走实。
头图为沪喀两地音乐家同台表演。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