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晚7点,申城夜幕降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却变得热闹起来。一个月前启动报名时曾引发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的2023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迎来了开学第一课。
这个总是被“秒抢”的夜校究竟有何魅力?
下班后换上戏服舞水袖
传统文化课程深受白领追捧
专业老师授课、课程内容丰富、提升艺术素养,是很多人报名市民艺术夜校的初衷。9月11日晚,记者走进市群艺馆的其中一间教室看到,20位刚刚下班的都市白领丽人已经悄然变身,穿上桃红柳绿的戏服、脚踩绣花鞋,开始了她们的戏曲之夜。
这是上海淮剧团在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中推出的新课。上海淮剧团演出营销部主任章聆轩告诉记者,对于市民夜校,剧团非常重视,不仅配备了专职老师认真备课,还考虑到参与人群以年轻人居多,于是特别安排了具有相关教学经验的青年老师参与其中。
备受白领丽人欢迎的水袖课。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
其实,这不是上海淮剧团首次亮相市民艺术夜校了。今年春季班中,他们开出的“戏曲剑舞”课就曾创下“8秒没”的盛况。“年轻白领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非常感动,虽然夜校的课程时间和内容有限,但我们相信也期待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的嫁接,走进剧场,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新生代的戏曲艺术爱好者、传统文化传播者。”章聆轩说。
手语、手碟、桥牌上新
有料有趣,与市民“双向奔赴”
专业院团所想同样也是市民艺术夜校所望。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徐皓坦言,近年来,市民艺术夜校推出的非遗类、传统文化类课程基本都受到了学员的热烈青睐。
不仅是淮剧,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老牌书场乡音书苑,今年也摇身一变升级成了夜校教学点,每周一晚准时开课,为大家讲授经典评弹之作。在松江分校及区内教学点,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的陶艺、簪花、版画、书法、面塑等系列课程更是“一票难求”。
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新增桥牌课。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
与此同时,为了回应市民的新需求和新向往,市民艺术夜校还着力在课程设置上不断上新。比如此次秋季班开学当天,单在市群艺馆总校,记者就看到了手语、手碟、桥牌等多个新增课程。
“开设棋牌课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男性市民加入夜校学习。加上以往市民艺术夜校的艺术类课程已有琴、书、画,唯独缺了一门‘棋’,现在算是版图完整了。”徐皓告诉记者,今年秋季班,市民艺术夜校总校线下共开设38门课程,热门课的提升班、首度亮相的新面孔都不少,为的就是通过有料又有趣的课程,实现市民兴趣爱好与艺术普及的“双向奔赴”。
抢课难怎么办?
“家门口”夜校其实已遍地开花
内容颇具吸引力,但摆在市民面前的还有一道难题,就是抢课太难!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于8月11日上午10点启动报名后,瞬间就吸引了65万人同时在线“拼手速”,143个教学点位、382门课程的9117个线下学员名额在半小时内“秒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新增手碟课。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
如此抢手为何不加课、增收学员呢?据徐皓介绍,今年,市民艺术夜校其实已经在“50个服务点”实事工程的基础上完成了倍增计划,不仅全年推出春、秋两季线下培训课程,就在秋季班开课之时,上海数字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云课堂也同步推出了15门课,涉及舞蹈、音乐、戏曲、曲艺、非遗等多个品类。
在申城各区的分校教学点,变化同样发生着,比如今年普陀区秋季班的教学点就大幅增加,由春季班的1个分校3个教学点,增加到了1个分校9个教学点,覆盖了全区大部分街镇。而自夜校创办之初,就保持着每班20人左右的规模,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每位学员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授课精准度。
正因如此,很多学员才更愿意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依然要挤时间来上课,对他们来说,这里不仅是“都市中的艺术家园”,也是忙碌工作、生活之余的“心灵栖息地”。
头图为2023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手语课。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