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上乐谈”开幕,市民游客走进上海民族乐团《会客国乐》

2023“海上乐谈”开幕,市民游客走进上海民族乐团《会客国乐》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2023-09-16 11:10

“海上乐谈”每年以不同的主题与观众分享民族音乐的多姿多彩。

9月15日晚,上海民族乐团原创艺术教育品牌“海上乐谈”焕新开幕,首场活动《会客国乐》揭幕乐团展陈空间。


自2019年首次推出以来,“海上乐谈”每年以不同的主题与观众分享民族音乐的多姿多彩,受到各方好评。今年,该系列将从内容和形式上双重升级。《会客国乐》《国乐文脉》《乐本童真》《诗乐涤尘》《琴道人和》五期线下艺术导赏活动,将从“诗·乐”、“书·乐”、“琴·乐”、“礼·乐”等跨界主题角度出发,多元化展现国乐艺术的文化内涵。


当晚,2023“海上乐谈”首期活动《会客国乐》在上海民族乐团重新修缮的展陈空间拉开帷幕。记者注意到,展陈空间以“海派民乐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在有限的物理空间里进行巧妙设计,以“锦云”“琼篇”“鸣凤”“涤尘”“翠羽”“响泉”“留云”八个主题构筑而成。


首场活动《会客国乐》现场。受访者供图


其中,“锦云”由左右两边各7个连屏组成长卷,以动态形式展示乐团发展历程以及经典品牌演出剧目;“涤尘”则以三面投影展现了原创《国乐中的十二生肖》系列数字化视听内容产品;“响泉”区以民乐打击乐器的展示,给予参观者现场演奏互动;“陶然”则以户外舞台的形式,打造了悠然自在的民乐表演氛围。


此外,市民观众还可以在这里通过互动《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片段沉浸式体验千年编钟击打乐趣,或者在“幽兰墙”欣赏古琴谱《幽兰》最古老的版本片段,投射在休闲步道上的“宫商角徵羽”,也增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意趣。


可以说,“民乐+”的创意理念,巧妙结合乐团小而美的艺术空间,联动室内外场地优势,以交互体验呈现了海派民乐与传统文化、城市生活的融合。


作曲家顾冠仁捐赠的作品手稿。受访者供图


当晚,已近耄耋之年的著名作曲家顾冠仁还捐赠了他于1979年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花木兰》手稿、1959年与马圣龙共同创作的《东海渔歌》手稿等;乐团阮声部首席刘波捐赠了笛箫大师俞逊发曾使用的珍贵大笛和口笛;这些捐赠将与指挥家瞿春泉作曲,古琴大师龚一首演的古琴与乐队《潇湘水云》手稿等一起在“锦云”空间展出。


活动现场,上海民族乐团琵琶声部首席俞冰、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柳琴演奏家李霖等还带来了《春江花月夜》《海上玫瑰》等精彩演奏,加上投壶、乐器对对碰等互动小游戏,在当代又典雅的艺术空间,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了国乐律动。


据悉,未来,“海上乐谈”将陆续推出不同主题的公益活动,定期免费向市民预约开放,让海派民乐润泽都市生活。


头图为市民观众打卡“海上乐谈”。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