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亚运|覃海洋一天两破纪录!收获亚运个人首金的他,成为日本研究分析的重点对象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3-09-25 21:35

摘要: 本体育月刊《游泳杂志》近日以特辑的形式,对覃海洋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副项小试身手之后,覃海洋在自己的主项蛙泳“王者归来”。在9月25日晚进行的杭州亚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中国“蛙王”、上海选手覃海洋以57秒76的成绩夺冠,继预赛之后再次刷新亚运会赛会纪录,也是他在亚运会上的首枚个人项目金牌。


如今的覃海洋,在蛙泳赛场上拥有绝对的统治力——7月的福冈游泳世锦赛,覃海洋成为首位在单届世锦赛上包揽50米、100米、200米蛙泳金牌的运动员,同时还创造了200米蛙泳的世界纪录。


在蛙泳拥有厚实基础的情况下,覃海洋也开始尝试自由泳,毕竟在混合项目中,很多项目都是蛙泳项目比较出色。一天前的200米混合泳,覃海洋就开始尝试,最终凭借1分57秒41的成绩拿下银牌,他在赛后表示,自己未来可能会把200米混合泳列入主项,“我对混合泳的成绩还比较满意,但巴黎奥运周期应该还是专注在蛙泳项目上。”


覃海洋夺冠时刻。上海体育图


果然,回到自己的主项蛙泳,覃海洋依然是无敌一般的存在,25日上午的100米蛙泳预赛阶段,覃海洋便便打破日本选手小关也朱笃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创造的58秒86秒的亚运会纪录。而这个成绩对于如今的覃海洋来说,不过是常规操作——今年100米蛙泳最好的4个成绩都来自覃海洋,并且均高于此次亚运会的预赛成绩。


过去很多年,在亚洲范围内,男子蛙泳一直是日本游泳相对统治的项目,曾经涌现出北岛康介这样的世界“蛙王”。在覃海洋表现越来越出色的情况下,日本体育月刊《游泳杂志》近日以特辑的形式,从游泳技术、运动生理学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对覃海洋进行全面分析,试图解读新“蛙王”背后的“成功密码”。


覃海洋庆祝获胜。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铃木康弘长期专注于研究低氧和呼吸肌训练,他提出,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覃海洋进行了提高无氧供能的针对性训练,加上他本身的体能基础,同时提升有氧、无氧供能,从而增加在水中的推进力。他以田径类比,50、100、200米蛙泳中,人体有氧和无氧代谢占比与200、400、800米跑几乎相同,因此覃海洋相当于在田径比赛中连续问鼎这三项冠军,在现实中很难有人做到。


两届奥运会男子蛙泳“双冠王”、日本名将北岛康介也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盛赞覃海洋在福冈游泳世锦赛上的发挥,称他“以令人惊异的表现,让世人看到他是能够代表世界的运动员”。


日本前蛙泳运动员林享则认为覃海洋的技术十分细腻,他的蹬腿动作有助于减少阻力。比起许多选手斜向下的划水姿势,覃海洋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水平划水,这与他坚持200米蛙泳训练、具有很强的背阔肌和肌肉耐力是分不开的。强力的划水搭配协调的腿部动作,反映在比赛中就是出色的流线型带来的速度提升。


头图为覃海洋。新华社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今日看点|新兴项目滑板产生首枚金...

“沪”杭亚运 | 放弃钢琴坚定学...

亚运前奏|孙颖莎受期待值排名第一...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