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六个月的翻新,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病房进行了艺术化展陈,这样的想法源于王南溟此前策划艺术社区的星梦停车棚、楼道美术馆、电梯美术馆等项目积累的经验,希望以此给临终者一个具有疗愈作用的生命空间。
从一楼乘坐电梯到五楼,绿意盎然的电梯厢内贴上了阳光下的草坪照片,正是拍摄自医院门口的康乐文化广场,座椅也嵌入自然图景中,方便老者在乘坐这样的“艺术电梯”时休憩。
抵达五楼,一个专业美术馆级别的白盒子空间映入眼帘,艺术家刘玥为休息区设计了可供使用的艺术装置《云朵沙发》,乳白色的沙发好似轻柔的云朵,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放下心中的重担。几个彩色亚克力茶几经阳光折射会让这个空间出现五彩斑斓的色彩。艺术家何成瑶的作品《秒画》挂在墙上,她通过每秒用笔点一下的画法,在纸面周而复始地形成一圈一圈的痕迹,每一秒钟不再转瞬即逝,而以视觉定格了下来。
工作人员在进行艺术化改造。受访者供图
原先,休息区角落里有一棵许愿树,挂满了患者及家属的心愿,策展人王南溟将这里打造成充满禅意的绿植景观区,许愿树则在墙面上有了无限延伸、更新的可能。这里的艺术作品也可以是动态的,比如云朵沙发如果出现了污渍,刘玥将用画笔将污渍变成艺术,直至最后画满整个沙发。
串联起两侧病房的走廊,宛如当代艺术大道,艺术家牟桓的《春、夏、秋、冬》四幅组画像是四季在眼前流动而留下了印象,艺术家王励均《精神的纬度》以热烈的色彩展现生命的激情,杨锴的《雨打芭蕉》颇有中国文人式的情怀。让人意外的是,这些画作没有玻璃罩,也没有设围栏,近距离欣赏甚至可以看到画家的笔触和力道。
王南溟向护士长介绍艺术作品。受访者供图
“护士站”三个字没有采用常规的亚克力,而是以电脑刻字的方式打印在墙面上,王南溟向好奇的医护人员解释:“这是美术馆的做法。”而就在忙碌的护士身后,一片柳叶墙如梦似幻,一片片不同深浅的绿色柳叶串起了艺术家孙晨竹的作品《护士站》。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竺琼有着她对这件艺术装置的理解:“落叶归根嘛。”
竺琼称安宁疗护病房里的医护人员为“生命的摆渡人”,她希望看到在医疗机构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患者,能感受到医院人文精神的温情与陪伴,亲近自然的舒适与轻松,在深度体验艺术作品魅力的同时,感悟生命美好,得到心灵抚慰。
策展人王南溟则表示,医生和护士都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但环境却与以前完全不同了,有医生说有点像“美术馆”,“我们艺术家也将病人回到病区的所有过程看成是‘生命空间’开幕仪式。
头图为草坪照片组成的“艺术电梯”。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