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推出新展“穹宇之下”,回顾黄宇兴近30年绘画生涯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3-10-26 14:08

摘要: 黄宇兴的创作始终与自我成长的经验有关。

10月25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新展“穹宇之下”,从艺术家黄宇兴近30年绘画生涯的各个时期,选择了近30件代表作,以及数十件纸本作品与部分档案文献,打破时间线索,按照“光芒”“江山”“孤岛”“狂欢”“世界”五个主题重新构建,以更加立体、能动的方式展现他的感知、想象与自省。


谈到70后绘画艺术家中的佼佼者,黄宇兴是绕不开的名字,不同于同时代人的观念主义集体倾斜,他的作品总是基于生灵所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手感,以表现主义的方式挥洒所描绘的对象。


黄宇兴2005年创作的作品《食肉目:熊猫科》。馆方供图


就读中央美术学院期间,黄宇兴的作品大多以人体为题材,画面皆弥漫着一种晦暗、压抑、诡异和某种不羁的情绪,这固然是他对于绘画(视觉与观念)本身的初步探索(如关于蒙德里安、莫迪里阿尼、夏加尔的钻研),但对他而言,如何直面自我的异端、并直抒胸臆才是绘画真正的动力。


黄宇兴近几年创作的作品《量子力学是一个孩子》。馆方供图


策展人鲁明军认为,为了摆脱一直以来对自我的怀疑和成长的焦灼,黄宇兴曾多次前往西藏换一种生活,这不仅释放了他身心的焦虑,更重要的是,从此他对于宇宙万物尤其是对于自我有了新的体认。回到北京后,黄宇兴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带有表现主义和野兽派色彩的作品。


约十年后,黄宇兴的作品中,一个新的“荧光”系列“突然”出现。变异的风景、山川取代了夸张的身体、肖像,并一改过去的阴郁和沉闷,转向了一种流光溢彩、斑驳迷离的主题和风格。这看似是一次断裂,但实际上依然是黄宇兴关于自我的审视和表达:“穹宇之下,你我皆众生”。


艺术家黄宇兴。馆方供图


从早期深沉的色彩运用,到近年来愈加炫目的荧光色调,黄宇兴的创作始终与自我成长的经验有关,在不断地游历、行走、思考中,不变的是他对时代变迁下人、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该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1日。


头图为黄宇兴2016年创作的作品《夜渡三潭》。馆方供图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小长假不出沪,来一场苏州河Cit...

画雪竹,赋雁阵!任重大展亮相徐汇...

云上相约观演看展,上海博物馆、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