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书城”到“上海文化消费新城”!福州路上的老朋友回归首日人气超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3-10-28 19:30

摘要: 老朋友书城换上现代性色彩的新“皮肤”。

过去朴实无华的大楼摇身一变,外观以书本为元素,搭建起一座闪亮的“水晶宫”,星星点点间可见浦江万家灯火。历时近两年重装翻新,10月28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正式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向市民读者开启。劳动报记者在现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读者在打卡墙前写下寄语。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重新开张首日排队入场需至少半小时


去福州路逛上海书城,曾是沪上书迷钟爱的日常活动。1998年12月30日开业的上海书城是上海第一家超大型综合性零售书店,开业一年后曾被上海市民评为“我最喜爱的商店”之一。


20多年来,上海书城一直是沪上重要的文化地标,是陪伴着上海市民一路走来的书香记忆。2021年12月,上海书城在读者们的恋恋不舍中落下门锁,正式进入闭店修缮。


在等待了近两年的闭店修缮后,市民读者早已按捺不住对这里的想念。记者在现场看到,开店前不到一小时,前来等候的人群就已开始聚集,排起的长队一直绵延到福建中路上,连路过的行人也忍不住纷纷张望。


排队等候入场的读者。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及至10点左右,为了排除安全隐患,现场临时采取了限流分批次入场的措施。一位安保人员告诉记者,预计需等待半小时方能入场。


时尚、现代化,是读者张先生对于新书城的第一印象,对于重新开业的这一天,他说自己已经盼望了很长时间。“和以前比起来完全不同了,它的内部设计成了很多不同的区域供读者选择,可以让读者在这里很放松地阅读。”


正在虹口高级中学就读的李姿儒同学为了这一天也起了个大早。她从公众号上看到新闻后,专程来这里给自己挑一些教辅资料,“这里环境好、安静、设施齐全,”李姿儒笑着评价道,最令她满意的是捧在怀里的一摞教辅资料,“都找到了。”

位于一楼的“书山广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60位高学历新员工带来“新鲜血液”


“想到过可能今天来的人会很多,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多,我们非常欣喜和感动,这说明我们做的这件事确实是有意义的。”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钮也仿向劳动报记者感慨道,“上海书城的体量大、关注度高,还面临着来自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我们做实体书店很不易,可以说是殚精竭虑。”


位于二楼的“作家书屋”。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谈起自己特别推荐的书城“打卡点”,钮也仿如数家珍:一楼被打造成红色的“书山广场”,读者在此领悟“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同时,还能俯瞰福州路的繁忙街景;位于二楼的“作家书房”,则是在公共空间中划分出的一块半私密性的空间,让读者于静谧舒适的环境中收获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WechatIMG10.jpg

上海书城内景。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影


值得一提的是,据钮也仿透露,为了打造自身软实力,让整个书籍的选品和布置更有水准,目前书城的员工结构也进行了很大调整:闭店期间,上海新华传媒进行了大量招聘,并将新入职的员工安排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上海书城五角场店等多个旗下门店进行锻炼和学生。


目前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有60位近两年入职的新员工和15位资深员工,其中研究生占比10%以上、本科生占比60%以上、大专生20%以上,其中不乏研究古籍专业博士、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形成“老带新”模式的同时,也为书城带来了新鲜的风气和面貌。


读者推着小车欲满载而归。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老朋友书城换上现代性色彩的新“皮肤”


上海书城重新亮相的大幕拉开之后,更多更大的惊喜还在等待着读者们。除了10万余种、几十万册图书比之前只增不减外,还有咖啡、餐厅、演出、展览等丰富的文化生活形式,赋予了上海书城带着综合性、现代性色彩的新“皮肤”。


28、29日两天,这里将率先带来24场文化活动,葛剑雄、梁永安、吉雪萍、孔祥东、塞雷等知名作家、学者,将以历史、文学、红色党建、少儿等主题,分布于二楼、四楼、六楼所有活动区域为读者带来分享活动。


WechatIMG11.jpg

上海书城内景。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影


分设在各个楼层的咖啡厅、特色餐饮、文具店、潮玩馆让现场读者看得眼花缭乱、不亦乐乎,从买书,品茶、约咖啡,到看演出、观展,参加各类工作坊和活动,用文化艺术和各类创意共同来激活空间、对话公众,如此“一站式”的文化消费体验,也让读者们对过去的书城又有了新的改观——升级后上海书城不再仅仅是购书、读书的地方,更成为一座综合性的文化消费“新城”。


“尽管今天书城重新开张获得了这么高的人气,但这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于所有办实体书店的人来说,都有一个重要的命题摆在面前:到底如何办出一个让市民受欢迎的书店?我想这份答卷的内容会一直是动态变化着的,我们也将为了做好这份答卷不断求索、进步。”钮也仿说。


头图为上海书城外景。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摄 影:颜筱依,唐一泓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书籍选品、布置更有水准了!上海书...

打开庭院,探索博物馆的“破圈”之...

与文化同行七十五载,三联书店新展...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