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百老汇音乐剧“大彗星”空降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开辟接轨国际的本土制作新模式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3-11-15 12:21

摘要: 在接轨百老汇标准的同时,全新制作的《大彗星》还发挥了在上海进行创排的优势进行了本土化升级。

上周起,上海大剧院的排练厅里就十分热闹。由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西岸大剧院、昱华文化联合制作,改编自托尔斯泰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的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


2024年1月13日起,这部代表着上海本土制作接轨国际的年度巨献,将在前滩31演艺中心大剧场开启亚洲首演,以全英文连演51场。


改编自《战争与和平》,12项“托尼奖”提名


1863年,35岁的托尔斯泰动笔开启了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的撰写,他把自己的经历与感悟、亲人的形象大量地写进了这部作品,通过十九世纪初四个贵族家庭的沉浮,展现了1812年拿破仑俄法战争前后的俄国社会风貌。书中融合了他对于历史的观点和人民的认知,其真知与力量直至160年后的今日仍不觉黯淡。


十余年前,鬼才创作者戴夫·马洛伊在旅途中阅读了这本著作,被其中娜塔莎和皮埃尔这两个迷失又相互救赎的人物所打动,于是开启了《大彗星》的创作。他选取了原著第二卷第五部70页的剧情内容,提取娜塔莎、皮埃尔、阿纳托尔作为主要角色,重新建构了一部现代音乐语汇种类丰富、舞台时空灵动交错、观演关系互动新颖的沉浸式音乐剧。


音乐剧《大彗星》海报。受访者供图


2012年,《大彗星》在美国外百老汇首演后即引发全美热议,4年后这部作品又以更加华丽的姿态登上了百老汇舞台,并一举斩获“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场景设计奖、最佳音乐剧灯光设计两大奖项,同时还获得了其它10个奖项的提名。


把百老汇整条生产线搬到上海


记者了解到,此次“空降”上海的《大彗星》为全新创制版本。而且不同于直接搬来百老汇成品剧目的原版剧目引进方式,此次《大彗星》的创制可谓是将百老汇的整条生产线搬到了上海。


这两天,在上海大剧院的排练厅中,音乐监督奥尔已经带领演员们基本完成了声乐排练。这位《大彗星》的“元老”细致地调整每位演员、每首歌曲的细节处理,力求保障原汁原味的呈现。


音乐剧《大彗星》声乐排练中。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演员们也对这次全新制作版《大彗星》抱有极大热情。据悉,在上海与纽约的演员招募中共收到了近4500份报名简历,主创团队在候选者中优中选优,最终挑选了一批符合角色且实力强劲的演员,其中不乏活跃在百老汇一线的熟悉面孔。


比如曾出演《剧院魅影》《贝隆夫人》《悲惨世界》等经典音乐剧的库珀·戈丁将饰演皮埃尔,曾出演美剧《金牌律师》、音乐剧《阿依达》的纳奥米·黛安娜将饰演娜塔莎,曾出演《音乐之声》《希德姐妹帮》的狄恩·塞斯塔里将饰演阿纳托尔。


日前,《大彗星》声乐排练现场首度公开,记者注意到,本剧以全英文演唱、全英文排练,排练过程中参照百老汇标准,每位主要角色设置“第一替补”、“第二替补”,还配有“超级替补”机制,只为保障在长期驻演的过程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本土化升级,特设“家族席位”惊喜满满


更让人感叹的是,在接轨百老汇标准的同时,全新制作的《大彗星》还发挥了在上海进行创排的优势进行了本土化升级。


音乐剧《大彗星》排练中。受访者供图


比如担任该版本视觉艺术总监的就是跨界设计师叶子乐,他将在保留百老汇版本精华的基础上,跳脱传统的音乐剧服装风格,呈现出时尚与现代性;演员阵容中也能看到翟李朔天、陈玉婷等中国面孔;还有中方导演周笑微、杜凯翔,音乐总监赵继昀等国内音乐剧人的加入,都将为该版制作提供更为适应上海本土特色的视角。


此外,该剧是亚洲首演所在地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也将为此剧进行剧场舞台的“大换装”。据悉,这座当前上海座位数最多的大剧场将变身俄罗斯宫廷舞会的沉浸式现场,《大彗星》也将打破镜框式舞台的局限,使四个环形观众池座与舞台融为一体,特别设置的“家族席位”更是惊喜满满,可以使观众在360度环绕的演绎中成为舞台特别的组成部分。


头图为音乐剧《大彗星》声乐排练中。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国内目前最强阵容达·芬奇作品真迹...

胡歌、刘涛展开“个人生活垃圾观察...

参展中外最新童书超3万种,覆盖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