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职工唱响艺术梦,青年组参赛数量首次超过老年组!2023年上海市民合唱大赛更多元更包容

白领职工唱响艺术梦,青年组参赛数量首次超过老年组!2023年上海市民合唱大赛更多元更包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2023-11-26 23:55

20支梦想合唱团走上舞台,与来自申城各区的市民合唱团近5000人同声高歌,唱响心中之梦。

“窗外的霓虹都已点上,听见吗?那澎湃的浦江……”11月26日晚,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合唱大赛暨第九届“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展演在旗忠网球中心举行,20支梦想合唱团走上舞台,与来自申城各区的市民合唱团近5000人同声高歌,唱响心中之梦。


20支“梦想合唱团”脱颖而出


据了解,市民合唱大赛是上海市民文化节的经典赛事, 每两年举办一届,十年来,吸引了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合唱爱好者积极参与,也见证了市民文化艺术素养的不断提升。


今年大赛于4月启动,经过全市各基层社区初赛、各区复赛和市级决赛,最终评选出66支“优秀市民合唱团”,并首次评选出“梦想合唱团”,共有覆盖各年龄层的20支合唱团获此殊荣。


此次展演他们汇聚一堂,以“为城市歌唱”为主题,通过“梦想的歌声”“幸福的歌声”和“未来的歌声”三个篇章唱响了申城故事。展演中,观众既能听到《我们的上海》《梦想之城》《再次飞奔》等关于申城的歌曲,也有《光阴的故事》《打起手鼓唱起歌》《阿里郎》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还有《all I ask of you》(选自《剧院魅影》)《哆来咪》(选自《音乐之声》)等外文经典,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见一斑。


2023年上海市民合唱大赛展演。受访者供图


青年合唱团参赛数量首次超过老年组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青年合唱团队首次超过了老年合唱团的参赛数量,合唱水平也迅速提升。据组委会统计,今年成年组合唱团以在职青年为主,大多是从小热爱音乐、工作之后又加入合唱团、重拾艺术之梦的白领职工。


比如来自徐汇区的上海Enchant室内合唱团,他们的成员就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32岁,因为喜爱爵士乐而聚在了一起。此次决赛,几位年轻人以一曲《It don’t mean a thing》改编的合唱歌曲让人耳目一新。


还有一身职业装,用歌声传播行业精神的上海邮政合唱团,成立20余年来,他们曾多次参加市民合唱大赛并取得佳绩,今年他们继续用合唱展现着当代绿衣人的风采。


呈现更多元更包容的合唱艺术


不仅如此,据大赛评委、中国合唱常务理事何剑平介绍,本届市民合唱大赛较之以往,不仅参赛者演唱的新曲目增多了,合唱歌曲也更加纵深多元。“比如以前《娄山关》《阳关三叠》这些经典合唱歌曲我们会在同一场比赛中多次听到。但今年的重复度不高,流行乐、爵士风、戏曲、诗词改编等应有尽有,更多新曲、新曲风涌现出来。”


2023年上海市民合唱大赛展演。受访者供图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次大赛中还出现不少在上海生活的外籍人士的身影,他们也在通过合唱融入这座城市。比如静安区苏河湾合唱团中就有一位俄罗斯籍队员,此次参赛,他们选择的也是一首俄罗斯歌曲《斯拉夫送别曲》;而来自长宁区的上海百格室内合唱团,他们的指挥则是西班牙人Jordi,在合唱团里,他了解到了许多中国少数民族各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当然,唱得好的合唱团背后都有一个好的指挥,这也是本届评委们的共识。“你看这次市民合唱大赛,上海新歌合唱团、上海Enchant室内合唱团等佼佼者,背后的常任指挥或声乐指导都来头不小。”为此,大赛评委、原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也积极呼吁,“希望更多名师加入到群文合唱团的指挥中来。”


此外,陆在易也期待着上海能够多多举办年轻指挥的培训班,搭建平台让其更多地与群文合唱团磨合,让年轻指挥也能得到更好的成长。“我们也希望更多的音乐人以及群文创作者可以为市民创作更多更好的、适合不同人群的合唱歌曲,尤其是体现上海特色的曲目,推动上海群众合唱更好发展。”陆在易说。


头图为2023年上海市民合唱大赛展演。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