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评|《繁花》重现一代弄潮儿奋斗史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4-01-07 11:38

摘要: 要努力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岁末年初,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的《繁花》响亮绽放,收视表现不俗,在画质、语言、剧情、表演等诸多方面引发观众的讨论与喜爱,更因剧中主要人物的风起云涌,引发了对于时代与个体命运的深度思考。


电视剧《繁花》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原著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大量沪语内容,1000多个“不响”,成为高级的心理描写,蕴含着无限可能,让读者在捧读之间琢磨、意会、回味……


金宇澄的小说当中,人物多,故事线多,曾有人评价它是“一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地起跑、冲向终点”。舞台剧、话剧、评弹等艺术形式对《繁花》的改编,基本延续了小说多线并置的方式。


在国际导演界都堪称“一只鼎”的王家卫为了电视剧“响”起来,大胆做了改编,把小说中着重表述的阿宝、沪生和小毛三人,变成了阿宝的独角戏。故事的呈现也由上世纪60年到90年代,而浓缩到了90年代。


就此,电视剧《繁花》围绕阿宝,展开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时代浪潮下抓住机遇、施展才华,凭借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魄力改写命运的故事。


充满年代感的上海弄堂,车水马龙的黄河路和南京路,都被电视剧中得以呈现。这样的设定,使得《繁花》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上海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中国、关于时代、关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阿宝、玲子、汪小姐、李李及更多拼搏于沪上的男男女女,以时间线交叉叙述的方式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沪上弄潮儿女的起伏人生,真实地描绘出了沪上弄潮儿女敢拼敢闯至真至诚的奋斗精神。


确实,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改革开放与浦东开发开放的浪潮之中。无数普通人投身于这片热土,挥洒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观看《繁花》,许多上海观众都深有感触。那个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怀揣梦想,渴望在这座城市里闯出一片天地。电视剧中的人物,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邻居。这种普通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执着,成为《繁花》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在剧中饰演“范厂长”的足球明星范志毅就表示,从自己近几十年的经历来讲,还没有一部电视剧去充分表现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不管是厂里还是社会上,当时的上海是一个标杆,到处是机会。上海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也希望上海年轻人,看到前辈为这座城市所做的付出。”


“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目标从来不遥远,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繁花》里的旁白像经历风霜后的回首。剧集所展现的上海气质,正是这座城市最为珍贵的一面。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些词汇不仅仅是赞美之词,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最好诠释。


《繁花》以勇敢与坚韧,乐观与积极的时代精神为底色,回望过往,观照现实,以期与拼搏奋斗中的当代年轻人共鸣共振共情。回望过去,我们不仅是为了怀念那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年代,更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考察上海时所言:“要努力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如今的上海,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的上海,同样需要一批又一批的拼搏者、奋斗者。


在新的历史使命面前,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只要我们有勇气、有决心、有行动力,一样可以像阿宝一样,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新的传奇。


乘势而上,砥砺奋进。一个个的阿宝,可以汇聚起排山倒海的力量,只要我们都在往前拼、努力干,一定可以让上海展现新风采,续写新辉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征程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以珍贵档案资料和摄像讲述战地生动...

沉浸式体验上海氛围!沪语版《繁花...

为普通奋斗者写史!王家卫导演温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