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从技术辅助走向创造力领域,AI作曲开始全面参与音乐的制作流程。2月21日,上海民族乐团宣布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TME”)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以民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AI音乐创作技术的跨界融合,通过天琴实验室的音乐生成大模型,打造一台科技与艺术深度交融的特色音乐会,为传统民乐赋予新的想象力。
上海民族乐团一直以风格鲜明、演奏精湛著称,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乐团陆续推出了《云之上》《国乐咏中华》《海上生民乐》等多部原创作品,将中国精神和时代气质融入民族音乐创作中,深受乐迷欢迎。
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借助技术手段更好推动中国民乐的创新性发展、探索海派民乐的多元呈现方式,也是上海民族乐团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于是,一场民乐与AI的“牵手”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天琴实验室是TME旗下首个音视频研究实验室,其自研的音乐生成大模型,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曲式和创作规律进行训练,实现了输入描述指令直接生成高质量音乐的跨越式突破,无论琵琶、阮、笛、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还是keyboard、jazz drums等现代流行乐器,都能通过指令“文本成曲”并高精度调教拟合。
上海民族乐团与腾讯音乐开启战略合作。受访者供图
而此次合作,上海民族乐团将与腾讯音乐一起,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及其代表颜色为灵感,与天琴实验室的音乐生成大模型创新融合,由AI创作10首民乐作品,这些作品将共同汇聚为一台《零·壹|中国色》音乐会,于今年4月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亮相。
在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看来,这是一次科技与艺术的双向赋能。“我们期待AI作曲系统发散丰富多样的音乐情绪、探索民族音乐创作领域更多新的可能。相信通过乐团演奏家们的二度创作和多元演绎,能使作品焕发个性化特色、传递丰沛的情感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更切实感受到技艺与情感交织的独特魅力。”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技术副总裁周文江也充满期待,“从QQ音乐的听歌识曲、哼唱识别到全民K歌的智能修音、AI歌声,再到行业首创的‘琴乐’一站式生成技术,即可一站式完成歌曲生成的作曲、编曲及混音等全栈能力,近年来,天琴实验室积累的这些成功经验和技术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次合作。”
不仅如此,在音乐会创作外,QQ音乐平台也将在站内上线上海民族乐团专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为更多观众带来前沿技术与传统民乐相辅相成、和谐共鸣的视听盛宴。
据悉,未来,TME天琴实验室的音乐生成大模型还将不断精深“文本成曲”的实用性、高效率创意通道,精细化拟合丰富多元的曲式风格及演出场景,创作更多中国民乐新作。
“我们希望此次合作可以开启一条民乐与AI共创的‘新赛道’,通过多维融合音乐、文化与科技,从多元、有趣、创新的角度传承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也借助AI技术赋予海派民乐逐浪时代的延绵生命力,更好传递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罗小慈说。
头图为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们奏响国乐《山水》。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