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纸张展开的沙沙声,风呼啸而来,一袭白衣的唐僧紧握绳索艰难前行,故事由此展开……日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龙年第一部大制作话剧《西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在沪亮相,唐僧和悟空均由女性演员反串演绎,吴承恩笔下那个被世人熟悉的“西游”世界,变得巅峰想象又充满新意。
深挖名著细节,从剧本创作起就大展想象力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中被改编版本最多的文学作品,《西游记》可谓是让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走得最广最远的一部,在全球范围内粉丝拥趸无数。其深厚的IP开发价值,更是延伸出无数与“西游”相关的影视、戏曲、动漫、游戏作品。如何在这么“卷”的情况下玩出新花样,是上话版《西游》在立项时就考虑的第一课题。
“取经也许只是一种符号,‘西游’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一件事坚持过后找不到结果还要不要坚持?于是,取经不再是结果,而是唐僧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无论经过多少难关,还是要去经历一个拼搏的过程。师徒四人可以是四个人,也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导演司徒慧焯在创作札记中如是感慨,于是有了话剧《西游》的总方向。
从小说《西游记》、元杂剧《西游记》等多部“西游”作品中取材,上话版《西游》没有以文艺的眼光批判《西游记》,也非以考证的方法研究《西游记》,而是选择借用《西游记》的情节大展舞台想象力,自取经前一夜写起,以唐僧为故事中心,从其坚定取经之路到不愿取经的心理变化,再到他发现真经无法渡世却依旧没有动摇自身信念,塑造了一个比以往更加真实也更加勇敢的人物形象。
上话版《西游》剧照。受访者供图
去性别化,唐僧、悟空均由女演员担纲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话剧《西游》里共有100多个角色,160分钟的演出中,21位演员轮番登场,每人平均要饰演4个角色以上,频繁而灵活的人物切换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为此,剧组的排练厅被划分为工作区和演绎区两个区域。为了更好地塑造形态各异的神佛妖魔,演员们经过了肢体、舞蹈、武术、戏曲等多重训练,每个人都不断突破自我极限,哪怕是一个出场仅3分钟的角色,演员们也会在排练期间反复观察原型动植物,模拟其姿态,力求演绎出一个个具有人性欲望的仙妖魔怪。
而剧中的灵魂人物师徒四人更是打破常规,不仅八戒和沙僧抛弃了原本的角色形象,导演更是大胆选用了女性演员饰演唐僧和悟空,将人物去性别化,这样既能更好展现人物身上的坚强与软弱,也传递了“角色即众生”的创作理念。
对此,有些观众觉得惊喜,有些人认为不太习惯。但无论如何,在唐僧的饰演者钱芳看来,这样的“尝试”都是值得的,“如果唐僧还是那个唐僧,那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创排话剧《西游》了,我们得找到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
《西游》中的孙悟空和唐僧均由女演员演绎。受访者供图
京沪港携手打造,重绎经典不停歇
据了解,作为一部大制作话剧,上话版《西游》汇聚了京、沪、港多地的顶尖班底,担任导演的是曾执导过《德龄与慈禧》《天下第一楼》等多部佳作的中国香港导演司徒慧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雷编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王海鹰担任副导演,青年作曲家石一岑作曲。
上话方面表示,从早期的《伪君子》《桃花扇》到《万尼亚舅舅》《厄勒克特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拥有丰富的中外经典作品重绎经验,也将“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系列作品在国际戏剧市场逐步树立了起来。
2021年起,上话开始将目光定位在中国古典文学,此前推出的6小时全本话剧《红楼梦》广获好评,此次亮相的话剧《西游》是上话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当代诠释的第二部诚意之作。
头图为上话版《西游》剧照。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