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场交响音乐会、6000余张演出票、5分钟内全部售罄!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策划推出的“柏林爱乐在上海”项目,日前一经推出便引发全球观众抢票热潮。秒空!抢不着!一票难求!火爆场面让不少人直呼“古典乐的黄金时代回来了!”然而,高雅艺术真的不再“高冷”了吗?
6000余张票5分钟售罄,四成观众将打“飞的”赴约
在古典乐迷心中,柏林爱乐乐团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顶流”,世界指挥大师卡拉扬、阿巴多等都曾先后担任该团的首席指挥。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常客”,柏林爱乐在申城更是拥有一众拥趸。
1200万元“天价”亮相东艺,上千名观众齐聚南京东路看直播,提前40小时通宵排队买票……自2005年起,乐团每次来沪都会引发上海文化演出市场的狂潮。如今时隔7年,这支“古典乐天团”将再度回归申城,于6月24日开启近10天的上海之行。
消息刚一传出,古典乐迷圈就炸开了锅。“不只是上海,我们收到了大量外省市乃至海外观众的来电及线上咨询,从购票平台到支付手段、再到汇率结算等细节问询,大家提前三个多月就在催开票。”艺术节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总裁杨佳露被乐迷们的高涨热情感动不已。
剧场人也倍感兴奋,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坦言,“柏林爱乐在古典音乐界对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的吸引力,是值得我们特别调出黄金档期的。”由于此次驻演是乐团在中国的唯一一站,上海大剧院和柏林爱乐乐团还在各自官网进行了海内外同步开票,实现了与全球乐迷的链接。
“柏林爱乐在上海”音乐会海报。受访者供图
这一方面提高了上海文化品牌的能见度,另一方面也让四场音乐会的票务竞争愈加激烈。据统计,4月7日一经发售,“优先购”立刻秒空;8日正式开票后,四场演出、6000余张票,5分钟之内全部售罄;原定8日下午3点在大麦等多个平台的全网开售,甚至已经无票可卖。
更让人惊讶的是,其中超过40%的购票观众来自境外及全国21个兄弟省(区、市)。这意味着,今年夏天将有数千名乐迷打“飞的”来沪赴约。张笑丁不禁感叹,“大家的热情我们是有一定预判的,但今年的气势实在太惊人了,抢票情况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人海战术、全家上阵,溢价三倍依然一票难求
资深乐迷老孔对此深有体会。今年3月19日,上海大剧院2023-24春夏演出季一经发布,他就第一时间瞄准了柏林爱乐的节目单。瓦格纳、勃拉姆斯、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老孔告诉记者,2005年该乐团首次访沪,他就坐在东艺观众席里。“2017年西蒙·拉特的卸任之旅,我也在现场聆听了德奥之夜。”
被深深吸引后,老孔和家人都成了古典乐迷。这几年听了大大小小不少音乐会,积攒了许多刷票经验,但这次他还是被“虐”到了。“定了三个闹钟,提前半小时蹲守,从外孙、女儿到老伴,人海战术、全家上阵,手机+电脑,所有技能都用上了,没想到依然颗粒无收。”
“王羽佳&柏林爱乐”音乐会在某票务平台上开出9147元的天价。网络截图
一阵捶胸顿足后,老孔依然不死心,打算换个平台再碰碰运气。于是进入摩天轮“音乐会”首页,打开排在热度榜首的“柏林爱乐在上海”,本以为能捡个漏,然而老孔发现,短短几个小时,6月26日王羽佳&柏林爱乐的场次,原价680元的票已经涨至1628元,如果购买单张票还要附加300元拆单费。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观众在小红书上称,开票第一天,王羽佳&柏林爱乐同场次(前5排)在某票务平台上甚至开出了9147元的天价,这个数字较最高票面已经溢价三倍有余。即便如此,缺票登记的页面还是道出了一票难求的市场饥渴。
票商小王告诉记者,因为预料到可能出现的秒杀场面,他们早早准备好了“后手”,一是“代拍”,一是“回流票”。前者是指在正式售票前找“代拍”帮忙抢票,后者是指开票后买“二手票”,但此时都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加价几百到几千元不等,而且这种方式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抢到票。
不过,柏林爱乐作为古典乐界的金字招牌,引发全球观众追捧在情理之中。尤其有基里尔·别特连科和王羽佳的“豪华配置”,“为了获得入场券,乐迷会想尽一切办法,哪怕付出高于原价数倍的价格也会买。没办法,国际名团的演出,看到就是赚到。”小王坦言,这就是9000元天价票出现的背景。
让古典乐不再“高冷”,文化消费应该更亲民
对此,不少观众很无奈,“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大家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追求,古典乐也从过去非常小众的状态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普及。”老孔坦言,这原本是好事。事实上,严肃音乐会也从来不缺观众,“这个群体忠诚且垂直,只要内容够好,不用费力推广就会大批观众踊跃前往,但这也使得过去轻松购买演出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一方面,“不是在为刷票折腾,就是在为没票头疼”成为本届观众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加价也要买到票”成了不少资深乐迷的刚需。而由此带来的演出市场票务混乱问题,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古典乐走进千家万户的进程。因此,高雅艺术可以很亲民、文化消费应该更亲民,成为观众、剧场和艺术家们的集体心声。
基里尔·别特连科与柏林爱乐乐团。受访者供图
可喜的是,改变正在发生。去年,针对演出市场逐步恢复后频繁出现的“一票难求”现象,文旅部门已经推出了两项硬性措施:一是要求实名购票、实名入场,二是要求所有大型文艺演出的门票公开销售的比例不得少于85%。这就大大降低了观众抢票、购票不均的问题。
同时,上海文化演出市场也积极响应,多措并举。记者查询发现,从2005年至今,柏林爱乐乐团先后4次来沪演出,其音乐会的最高票价已经从4000元降到了2980元。而这20年里,人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一点来看,票价是实打实地降了。
从演出场次上来看,为了让更多没买到票的市民观众也有机会领略国际名团的魅力,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将过往柏林爱乐在沪两天甚至仅有一场的“限量演出”,延长为近10天的“驻演”模式,大大刷新了国际名团在沪的“时长场次”。
此外,在“足迹范围”和“覆盖人群”方面,除了上海大剧院的4场近400分钟的交响音乐会外,在沪演出期间,柏林爱乐乐团还将走进申城各区带来室内乐演出、深入沪上校园开展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让“懂经”的乐迷大饱耳福,也让更多市民艺术爱好者、青少年儿童都能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
只有乐迷多了、市场热了、票价亲民、演出丰富,相信不再“高冷”的古典乐才将真正迎来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头图为柏林爱乐乐团演出照。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