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上海交响乐团内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演出,25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登上“馄饨皮星舞台”,用小提琴、钢琴、长笛、单簧管等各式乐器奏响了属于自己的乐章。他们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5岁,小小演奏家们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成为上海交响乐团推进“社会大美育”计划的生动展现。
为小琴童搭台,让孩子们享受音乐
记者了解到,“馄饨皮星舞台”是上海交响乐团为学习乐器的孩子们打造的一个专属于他们的“初舞台”,初衷是为了给小琴童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积累经验的空间。4岁至16岁的孩子都可以参加,不限乐器种类,也不限专业等级,根据报名视频,每月每期筛选出十余名孩子进行舞台展演。
8岁的沈嘉妮是最早的参赛者之一,去年报名“星舞台”因竞争激烈遗憾落选后,不甘心的小姑娘苦练琴技,终于在今年4月27日如愿入选。爸爸沈春华陪伴左右,对女儿的改变刮目相看,“因为有了‘星舞台’的小目标,她越来越自律积极了,一周两次的钢琴课雷打不动,每天还会坚持练琴半小时。”
沈嘉妮在“馄饨皮星舞台”演奏中。受访者供图
伏优和董夏兄妹俩也是如此,爸爸伏斌告诉记者,虽然只有几分钟的表演时间,但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十分重要。“从报名、挑选曲目,到上传表演视频、最后站上舞台,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们成长。他们逐渐克服紧张和压力,还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收获满满。”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十分欣慰,“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在‘馄饨皮星舞台’,孩子们可以找到一个自由的空间,与同龄伙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鼓励孩子们通过音乐这一媒介,激发对艺术乃至整个世界的探索,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燃起他们眼中的‘星光’。”
全城交响,让美育为城市赋能
近年来,上海交响乐团还陆续推出了多个艺术教育项目,比如“青少年职业体验”“音乐地图课堂”“MISA学生节日乐团”等,从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参观展览、艺术活动等角度满足孩子们方方面面的兴趣和需求。
亮相“馄饨皮星舞台”的小琴童们。受访者供图
去年,上海交响乐团打造的“全城交响”系列活动就让音乐走进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使市民百姓转角便能遇到古典音乐。据悉,今年夏天,从“馄饨皮星舞台”中脱颖而出的小演奏家们,也将加入上海夏季音乐节“全城交响”这个更广阔的舞台。
“145岁的上海交响乐团孕育成长于上海这座城市,逐步成为了一个汇聚全球顶尖演奏家的世界级乐团。在深化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的今天,上交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专业艺术资源反哺给这座城市,把交响乐带到申城的各个角落,让社会大众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艺术资源,用美育为城市赋能。”周平说。
头图为“馄饨皮星舞台”演奏现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