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5大方面、24项发展任务打造“电影之城”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4-06-15 17:02

摘要: 预计经过三年左右的持续推进,上海将全面提升上海电影的综合实力,不断擦亮“上海电影”金字招牌。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电影版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电影已融入上海城市历史,成为重要文化标签。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推动上海电影迈上新台阶,6月15日下午,《弘扬城市精神 打造电影之城 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在上海影城2号厅正式发布。


依托独特城市文化精神的综合影响,上海电影曾经诞生过《渔光曲》《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作,享有“中国电影的摇篮”等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更是在美术片、译制片、军事片、彩色戏曲艺术片、水墨动画片等方面开创了人们熟知的若干“第一部”。


近年来,上海电影市场持续领跑全国,电影票房、放映场次、观影人次、影院数量、银幕数量、座位数量等各项市场数据多年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出品了多部如《奇迹·笨小孩》《攀登者》《人生大事》《长安三万里》《无名》《孤注一掷》等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精品力作,斩获众多国内外重量级奖项。


时值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5周年,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贯彻落实到上海电影工作各方面。一是满足观众多样化观影需求,重点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受众清晰的主题影院,实施电影精品工程,打造“周周有影展”等观影品牌,鼓励各类首映、路演活动,进一步丰富内容供给;二是推动电影文化深度融入城市生活,做强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展红色电影之旅、电影党课等文旅结合的特色观影活动,鼓励影院以电影为媒介完善特色经营,打造上海电影文化标识,不断提升市民的感受度与参与度;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惠民、惠农、惠学、惠老、惠特“五惠”放映活动和电影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进展馆、进养老院、进商圈的“六进”公益放映,便民、惠民、利民,提升观众幸福感、获得感。


即将于2024年-2026年与观众见面的部分上海电影精品项目。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


发布会上,上海市电影局重点介绍了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上海电影当下最重要五大方面的24项发展任务。一是通过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做强上海国际电影节、发挥行业智库力量等筑牢上海电影之城根基;二是通过实施电影精品工程、推动构建电影IP产业链、健全上海电影评价体系和功能等繁荣上海电影之城出品;三是通过加大电影科技研发力度、优化上海电影摄制服务等升级上海电影之城产业;四是通过凸显红色电影力量、培育影迷增进互动交流、做优普惠性放映活动等培育上海电影之城生态;五是通过吸引更多名家来沪、积聚青年影人力量,完善上海电影之城人才机制。


预计经过三年左右的持续推进,上海将全面提升上海电影的综合实力,不断擦亮“上海电影”金字招牌,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并以电影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为中国电影、世界电影贡献上海力量。


头图为“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现场。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


摄 影:马亚会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里斯本丸沉没》全球首映点亮“电...

《伪装者》戏曲舞台版9月上新!6...

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齐亮相!梁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