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6月19日凌晨,2024年欧洲杯结束小组赛首轮赛事的全部较量,参赛的24支球队悉数亮相。除去压轴亮相的C罗成功引起了一波热度之外,本届欧洲杯似乎“没人看了”,在中国球迷群体间讨论度不高,社交媒体上也几乎没有热搜。
欧洲杯对中国球迷的吸引力为何下降了?
扩军后导致比赛质量下降
因为相互间的差距没那么大,欧洲杯向来被认为比世界杯还要精彩。改制之前,欧洲杯给球迷留下不少深刻印象。1996年的欧洲杯堪称最为经典的一届,德国队淘汰英格兰队,并在决赛中以“金球”击败黑马捷克队,比埃尔霍夫一举成名天下知。在此之后,2000年欧洲杯上意大利与法国的经典决赛,2004年的“希腊神话”,2008年和2012年西班牙的传控足球,都让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球迷津津乐道。
扩军到24支队伍有利有弊。新华社图
2016年,欧洲杯首次扩军到24支球队。公开数据显示,比赛场次增加了20场,更多的场次带来了更多的收入,这届欧洲杯营收高达19.16亿欧元,比2012年欧洲杯整整多入账5.71亿欧元。延期到2021年的上届欧洲杯,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仍然带来了25亿欧元的收入。
但扩军并不是没有隐患,比赛的质量下降了。在小组第三也有可能出线的情况下,C罗和他的葡萄牙队以三连平神奇晋级,并最终捧起了首座大赛冠军奖杯。但葡萄牙队也成为新赛制的第一个受益者也是迄今最后一个受益者,自上届欧洲杯开始,强队们对现有赛制更为熟悉,在小组赛阶段不太会全部发力,让小组赛比赛精彩度大打折扣,就像是强队的热身赛。
斯洛伐克爆出冷门。新华社图
从小组赛首轮的全部12场比赛来看,真正的冷门只有斯洛伐克队1比0击败比利时队。但由于比利时队整体实力强大,他们只要在后面的两场小组赛赢下一场,依然可以小组出线。因此,有不少球迷感觉,真正的比赛在淘汰赛才算开始,小组赛可看可不看,导致现阶段的比赛吸引力下降。
看球的人群正在发生改变
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身上充满了话题的球星也不如上个世纪。C罗们的巨星暮年叙事,让人感慨万千,姆巴佩代表的中生代球星依然给力,但几场比赛下来,能接近姆巴佩和C罗境界的新星几乎没有。
当然,对于中国球迷来说,欧洲杯热度降低的最核心的原因还是无法跨越的时差。此前的卡塔尔世界杯,虽然同样有时差,但是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还是要稍好于在欧洲本土举办的欧洲杯。
姆巴佩是本届欧洲杯最大牌球星,但因为鼻梁骨折,他至少要缺席两场比赛。新华社图
以卡塔尔世界杯为例,小组赛有北京时间晚上18点、21点、23点多个档期,全部64场比赛中有几乎一半的比赛安排在这个档期内。而本届德国欧洲杯,全部51场比赛,只有7场是在北京时间21点开球,其他的44场全部是0点或凌晨3点鸣哨。看球相当于上“大夜班”,很耗体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劝退”了很多人到中年的足球迷。
而国内的足球狂热爱好者,以70后和80后为主,70后已经年纪偏大,80后也人到中年,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难题,一般的球迷也就看一下晚上9点钟的比赛,以便有更好状态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而且,因VAR技术的介入带来的超长补时,使得一场足球比赛的净时长变得更长,这对于中国球迷而言更残酷了一些。
如何恢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2021年的春天,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牵头成立欧洲超级联赛时,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我们必须分析为什么16-24岁的年轻人里有40%对足球不感兴趣。他们说比赛太长了,如果年轻人看不完整场,那是因为比赛不够有趣,或者我们应该缩短比赛时间。 他还警告说,“ 如果我们按现状继续下去,足球会消失,到2024年我们就都死了。”
3年之后,这个“预言”没有实现,欧洲杯现场依然一座难求,但足球在世界范围内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很简单,在社交媒体兴起、多元娱乐格局越发明显的局面中,年轻人正在被更多的“兴趣点”所争夺,他们更加喜欢刷短视频或者打游戏。
像C罗这样有代表性的球星不多了。新华社图
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几届欧洲杯,国内前往采访的体育记者人数不少,但随着国内都市报规模和体育专业报道的力度在近几年压缩,前往欧洲杯现场采访的记者越来越少,没有人发回第一手最为鲜活的资讯,赛事的话题和影响力自然热不起来。
无论欧洲杯还是美洲杯,适应年轻人需求和口味、提升观赛获得感和舒适度,都是不可回避的方向。如何取悦和吸引年轻人?弗洛伦蒂诺给出的方案是缩短比赛时间。但一味求短可能也不是办法,毕竟,足球比赛无法成为“短视频”。
更改赛制,将比赛变得更为刺激,或许也是方法之一。比如说欧洲实行的瑞士轮,因为充满不确定性,球队每一轮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但欧冠只是在欧洲范围进行,世界杯和欧洲杯如果改为瑞士轮,球迷如何提前订票,如何提前预订机票和酒店,又成为一个相对麻烦的问题。
头图为C罗在比赛中庆祝队友进球。新华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