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谭盾的小提琴协奏曲《英雄》和青年作曲家梁皓一的《武侠——为纪念金庸百年诞辰而作》完成世界首演,日前,持续了半个月的“上海医药邀您相聚上海——2024上海夏季音乐节”正式落下帷幕。迈入第15个年头的MISA,以年轻、多元、跨界为关键词,为全球乐迷打造了一个“多巴胺色调”的“上海之夏”,成为申城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从知名艺术家到小小琴童,从市民到游客,大家为何相聚上海?上海夏季音乐节究竟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MISA带来机遇、创意和多元文化交流
梁皓一说,“MISA这个舞台给了我机遇和创意,也给了年轻音乐人与世界交流的可能性。”
7月15日晚,“上药控股之夜·金庸百年——2024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重磅登场,吸引了无数乐迷和武侠迷的关注。在这场音乐会上,梁皓一带着新作《武侠——为纪念金庸百年诞辰而作》完成了世界首演。
尽管是位年轻的“95后”,但他已经是电影《长津湖》《红海行动》等爆款作品的作曲。此次的《武侠》,梁皓一又用“忠肝义胆”“刀光剑影”“侠骨柔情”“鬼马精灵”“笑傲江湖”五个乐章,让郭靖、韦小宝、令狐冲等武侠人物跃然舞台之上,创意十足。
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梁皓一最喜欢的是第二乐章,“用打击乐来表现‘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看到乐手们用各自手里的乐器展示他们的武功,不仅圆了很多中国乐手的梦,也让许多外国艺术家了解了我们的武侠文化,这样的交流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深入城市毛细血管,在街头巷尾邂逅美好
除了艺术殿堂,每年MISA期间,在城市的街头转角也都有惊喜发生。再度启航的“全城交响”,今年走进了热门商圈、网红咖啡店、文化空间、街角花园等地标,深入城市毛细血管,与市民和游客不期而遇。
在新天地,上海交响乐团小号首席夏非和他的伙伴们组成的铜管乐队,遇到了一群来自美国的高中生,他们是在沪参加“留学上海”交流会的成员。因为热爱文艺,来自塔科马山地中学的11年级学生朱利叶斯被街头的音乐快闪深深吸引,掏出手机追着乐队拍摄视频,一旁的同伴、不同肤色的年轻人也伴着乐声自由地舞动起身体。“上海的文艺含量太浓郁了,街头演出太酷了,能在漫步游玩时看到这样的演出非常惊喜和开心,未来我愿意了解中国更多的音乐和乐队。”朱利叶斯说。
“全城交响”走进上海的街头巷尾。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本届夏季音乐节还走进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举行了7场露天音乐会。意大利国宝级组合“萨克斯四重奏”、日本爵士音乐家小曾根真、拉脱维亚手风琴演奏家西多罗娃等一一登场,无论高温还是暴雨,每一场都是座无虚席。26场线上音乐会及活动直播,更是吸引了超过1200万人次观看。
今年的MISA还充分发挥“溢出效应”,推出了MISA Walk、太极体验、世界咖啡之旅、“印迹上海”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外延活动,不仅让文商体旅融合拥有了一个个生动而具体的注脚,也丰富了“上海之夏”的内涵。
文化节展全年无休,感受开放包容的上海
“MISA力图打造的是一个‘泛文化’概念的平台,比如今年全新推出的文化谈话栏目MISA Talk,邀请了5位各领域的代表人物做主题分享,剖开文化的不同切面。”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坦言,这些栏目让文艺爱好者的目光和情感共鸣点也相聚在上海。
全新推出的文化谈话栏目MISA Talk。受访者供图
至于为什么是上海?上海医药集团工会主席佘群在解释为何连续多年冠名MISA时给出了答案,“这几年我们和上海交响乐团共同确定MISA主题,从2022年的‘成就美好开端’、2023年的‘打开美丽新世界’到今年的‘相聚上海’,都在阐述一个现实:上海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而音乐、文化等领域是最能体现开放与包容理念的。所以,我们一直在推动将音乐深入到人群中去,将MISA带到市民游客身边,让更多人感受到上海的美好。”
事实上,包括MISA在内,上海的文化节展“全年无休”。“春天有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夏天有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夏季音乐节,秋天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冬天有各种迎新年版块。可以说,文化艺术覆盖了上海的春夏秋冬。”在周平看来,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我们期待通过文艺从业者的努力,能让海内外越来越多的观众、游客360度全方位地了解上海的活力、上海的风情。”
头图为上海夏季音乐节露天音乐会现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