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火热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即将启动报名。8月5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秋季班依然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为总校,同时联动各区设立37个分校和367个教学点,共设405个点位,相比春季班教学点增长近50%。秋季班计划开设1125门课程,增长40%,招收学员2.8万人,增长45%。至此,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已实现全市街镇全覆盖,点位不断下沉,夜校将离市民群众更近。
基层劳动者有了“一间房”又添“一堂课”
“开放合作的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多体制内外的专业院团、文博场馆、培训机构等申办教学点并研发课程,更多专业艺术资源正在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上海市群艺馆副馆长徐皓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据,今年秋季班的405个教学点位里,园区、楼宇、商圈及其他社会机构占比为20%,文化馆、图术馆、美术馆、院团院校等体制内点位占比达80%,其中,包括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在内的街镇点位达到了60%。
“夜校朋友圈不断扩大,尤其是更多专业组织、协会加入,强强联合,形成了集聚效应。”比如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今年就联合上海京剧院,一起开出了“京剧麒派老生班”课程,让市民切身感受国粹魅力;作为第一所加入夜校的高校,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今秋也将结合市民需求,推出创意写作、电影鉴赏、短视频制作等创意课程;新长宁东展教育则备好了珠绣、面点、美妆、美甲等时尚内容,点亮市民夜生活。
闵行区首次将夜校开进“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受访者供图
闵行区群艺馆今年还首次将夜校开进了“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相关负责人于晓敏告诉记者,这是一处专门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主要针对来沪工作人员租房“远、贵、难”的痛点,重点向建筑施工及环卫绿化快递医护等行业一线职工定向供应“价格公道、服务到位”的租赁住房和床位。
“这些基层工作者从天南海北来到上海,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也希望关心好他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经过大量调研后,闵行区群艺馆在秋季班邀请了上海沪剧院一级演员徐蓉,为来沪务工人员提供沪语培训课。至此,这个特色点位,在解决“一间房”“一张床”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解决了“一堂课”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些基层劳动者能够通过学习沪语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这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上海的温度温情,也有助于传播和保护上海本土文化,增强城市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于晓敏说。
主打“大文化”概念,文体商旅展深度融合
在内容方面,今年夜校秋季班依然主打“大文化”概念,在课程设置中融合艺术与生活、传统与现代、“无用”与实用,特别增加了非遗主题内容,非遗相关课程数量在课程总数中占比10.3%,并且涵盖了20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和48个市级代表性项目。各分校纷纷根据自身文化特色,拿出“绝活”以飨市民。
用上海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的话说,“夜校的‘右手’是传统文化传承,‘左手’是现代时尚、科技与文化融合。”尤其在文体商旅展深度融合方面。秋季班加大了探索力度。
比如分属普陀文化馆分校的上海竞迹科技体育创新互动中心教学点,今年秋天将带着“竞速光轮模拟赛车初级班”首次与市民见面,让学员身临其境感受速度与激情;作为射箭世界杯上海站大本营的浦东新区打造的成人射箭入门课,已经成为一票难求的网红课程;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分校秋季班,今年也将增设飞镖、搏击等运动类细分课程,贴近年轻人潮流热点。
上海竞迹科技体育创新互动中心教学点将推出“模拟赛车”课程。受访者供图
加上今年春季班就备受欢迎的桥牌、武术、卡牌等,“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既能平衡男女学员的不同兴趣爱好,也是对‘文化+’的进一步探索。”吴鹏宏说。
首次出现外教,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此外,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帮助更多外籍人士体验中国文化、上海文化,夜校秋季班将继续推出沪语、江南点心、针灸等外籍人士班,地点设在上海市群艺馆总校、虹口广中路街道、闵行华漕社区、徐汇中金国际等外国人聚集的地区。
不仅如此,今年的秋季班还将首次出现外籍教师。在静安文化馆分校,由土库曼斯坦籍外教阿曼授课的巴西柔术就将与市民见面。记者了解到,阿曼曾入选土克曼斯坦国家队,目前已在中国生活近五年,其教授的巴西柔术是一门关于智慧和力量的艺术,而外籍教师的加入也有助于文化的双向交流。
据悉,2024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具体课程将在上海发布、乐游上海、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各分校、教学点位的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市民直接搜索“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报名”即可。秋季班报名将于8月9日10:00正式启动。9月上旬起,总分校及各教学点将同步开学。
头图为2024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海报。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