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开学第一天,2024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也迎来了开课的日子。以市群艺馆为总校,联动全市16个区的36个分校363个教学点共计400个点位,1072门课程迎来了近2.5万名学员。年年开、年年抢,供不应求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此次又带来了哪些新意和惊喜?开课首日,记者走进市群艺馆总校一探究竟。
助力多元文化交流
外籍老师首秀讲中文教太极
“我是沙哈,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年秋天我们将在这间教室里共同学习太极拳,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把我们连接在一起。”傍晚7点,市群艺馆106教室里热闹非凡,从申城各地赶来的学员换上飘逸的练功服一字排开,在他们对面,闪着湛蓝色眼眸的外教用一口流利的中文拉开了秋季班的序幕。
“这是今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新开设的双语太极拳班。”相关负责人杨玲芝告诉记者,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帮助更多外籍人士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上海,夜校已经连续多年推出外籍人士班。今年秋季班,外籍人士参与的比例进一步提升,不仅开出了9门特色课程,还首次引入了外教授课,双语太极拳就是其中之一。
外籍教师沙哈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教授太极拳课。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担任主讲师的沙哈,自2005年来到上海体育大学学习传统武术起,已经沪漂了近20年。谈及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做太极拳老师,沙哈满脸骄傲之情,“这是个不得了的事情,让我十分兴奋也充满了期待。因为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打太极,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
这也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夜校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不仅学有所获,还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和城市温情温度。”
课程设置不断细化
让学员更年轻性别更均衡
市群艺馆副馆长徐皓特别提到,以外籍班为代表,今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更加细化,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学员的不同偏好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开课。
2024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开课现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比如此次秋季班,文体结合的课程比例就明显增多。分属普陀文化馆分校的上海竞迹科技体育创新互动中心教学点,当天带着“竞速光轮模拟赛车初级班”首次与市民见面;浦东新区打造的成人射箭入门课,开启报名当天仅仅3秒就已满员;华漕国际社区的“黑池”舞蹈课一票难求;土库曼斯坦外教走进静安文化馆分校讲授巴西柔术;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分校今年也新增了飞镖、搏击等运动类细分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不仅让夜校队伍更专业、师资力量更强大,也满足了更多市民的多元文化需求。徐皓注意到,但是从今年春季班到秋季班,夜校学员的年龄构成就明显年轻化,“春季班以80后、90后为主,秋季班的主力军则是90后、00后。学员男女比例也从过去的二八开慢慢变成了四六开,越来越均衡了。”
师资力量同步提升
未来有望惠及55-60周岁上班族
500元12节课,多年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凭借公益价格、优质师资,给很多苦于没有时间又渴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上班族,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体验,渐渐成为了享誉全国的公益品牌项目。
2024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一票难求的小提琴班。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但要想长远发展,不能止步于此。记者了解到,随着2024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的开课,市群艺馆也早早聚焦明年春季班的教学资源,同步发布了征集令。同时,夜校的热潮折射出大众对公共文化资源的旺盛需求,也面临着灵活性与普惠性的限制。针对55-60周岁上班族的需求,主办方也已经着手行动,计划参照老年艺术大学的课程内容,尝试在明年春季班中扩充适合中老年群体的特色课。
对于目前的夜校师资队伍,市群艺馆也有更长远的思考。“课程越开越多,内容不断深入,师资水平也得同步提升。”据悉,接下来,上海市群艺馆将组织开设夜校教师培训班,“让有能力的老师不仅专业业务强,还能说会讲,把课程内容更高效地传递给学员。”徐皓说。
头图为2024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新增设的双语太极拳班。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