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生活2个月后,这7位外国作家将用笔书写自己眼中的上海烟火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4-09-05 10:23

摘要: 连接起不同的文化与心灵。

9月3日下午,2024上海写作计划开幕仪式在上海作家协会大厅举办,7位来自巴西、芬兰、土耳其、越南、奥地利、日本、保加利亚的本届驻市作家即将成为两个月的上海市民,走街串巷、漫步城市,与作家、学生对谈,在烟火气息中了解城市的发展脉搏,汲取创作的养分。


2008年,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发起“上海写作计划”,十几年间,已有来自39个国家的107位作家来到上海。文学成为跨越时间、地域的彩虹,连接起不同的文化与心灵。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希望,“驻市”上海的体验能成为作家们的灵感来源与创作动力,两个月里将举办的多场文学活动将让市民读者有机会直观感受作家们的思想交锋和智慧碰撞,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提高全民阅读氛围,进一步打造“书香上海”。


今年“上海写作计划”主题为“纪实与虚构”,力图摆脱将“纪实”与“虚构”二元分割的争论,恢复两者在写作中的整全,进而在两者的关系中认识世界。


来自越南的阮刻银微努力用中文完成了自我介绍。她曾在复旦大学学习2年,在她20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万色虚无》开篇,有一段主人公对生与死的思考,这一篇章的灵感就来自她在“超级都市”上海的生活感受。


这几年,她尝试在小说中使用新的表达方式却并不顺利,看到今年“上海写作计划”主题“纪实与虚构”时,她有恍然大悟之感,“相信我的小说能在这一主题下顺利诞生。”


日本作家绵矢莉莎拿着标满注音的发言稿用中文做自我介绍,还在现场朗诵了小说《欠踹的背影》片段。20年前,19岁的早稻田大学大二学生绵矢莉莎凭借这部作品摘得第130届芥川奖,成为芥川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她说自己很喜欢王家卫拍摄的电视剧《繁花》,一来上海就去取景地打了卡。坐地铁、骑车、散步的游览方式让绵矢莉莎感到十分惬意,曾在北京生活过的她期待,在上海体验不同的市井气息。


佐尔尼萨·加尔科娃来自保加利亚,5月收到能够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通知后,她一直期待上海能给她带来怎样丰富的“诱惑”。她相信生活中有许多“非透明”的事物与真相等待人们去揭示,而文学便是大家认识这种真相的共同工具。


活动现场,来自芬兰、奥地利、保加利亚的三位作家分享自己的故事。作协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从演出引进到艺术教育,这家剧院如...

2024上海当代戏剧节9月6日启...

任煤矿文工团团长后,靳东首次策划...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