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假期来临,上海演出市场愈加火热。近日,申城各大剧场秋冬演出季陆续拉开帷幕,各家文艺院团也纷纷迎来了经典剧目的回归。好戏庆中秋,好曲贺佳节,成为不少申城市民的假期首选。
国乐交响接力,大气球内翩翩起舞
对爱乐者来说,中秋佳节听一场音乐会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9月15日晚,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内,北极星四重奏将奏响德沃夏克的《G大调第二弦乐五重奏》和韦伯的《单簧管五重奏》,在典雅又充满活力的旋律中带领观众感受古典音乐最基本的肌理和弦乐最直接的质感。
上海音乐厅内也是曲中有月,从9月16日至22日,为期七天的mini音乐节将在这里精彩上演。同步开启的第七季玲珑国乐也将迎来《秋祺·五音疗愈 》音乐会,从《熏风曲》到《胡笳十八拍》,从《彩云追月》到《春江花月夜》,来自熏风乐社的民乐演奏家们将在本场音乐会中演奏以中国传统五声音调“宫商角徵羽”为主音的多首经典作品,对应中医调理中的“脾肺肝心肾”和传统文化中的“土金木火水”,配合心理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现场导聆,使听众在音乐疗愈中通畅精神。
正在国舞剧场举行的2024“无边线舞蹈节”,将在中秋假期里迎来两部海外作品。9月14日至17日演出的挪威装置舞蹈剧场《呼吸》,50位观众将走进一个大气球内观演,表演者将现代舞蹈与电子音乐、装置艺术相互融合,在一呼一吸的节律引领下,与观众共同探索人类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处。9月15至16日登台的舞蹈剧场《出水芙蓉》,意大利编舞西尔维娅·格里鲍迪将尝试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打破人们对于“美”的刻板印象,在舞台上打造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水上乐园。
挪威装置舞蹈剧场《呼吸》剧照。演出方供图
话剧舞台,看红楼、探秘事、游走桃花源
自去年年底在上海大剧院开启驻演以来,沉浸式悬念剧场《9号秘事》凭借出色口碑在申城热度不减,中秋小长假期间将继续与观众见面。该剧改编自风靡全球的同名英国暗黑喜剧,由3个充满悬念与反转的单元故事组成。从公寓到月台,再到惊奇屋,3个独立的观演区域共同构成了剧场内的“9号空间”,观众置身其中既是角色本身,也是某个角度的窥视者,可以更立体地感受到悬疑的氛围和脑力激荡的快感,收获丰富多元的戏剧体验。
移步安福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带着话剧《红楼梦》(全本)升级归来。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根据曹雪芹经典名著改编而成,分为上部“风月繁华”和下部“食尽鸟归”。一部巨作、四季春秋、几多宿命,被浓缩成舞台上5个小时的悲欢离合。原著里的梦游太虚、共读西厢、元妃省亲、黛玉葬花、海棠诗社、探春远嫁、诸芳流散等“名场面”被一一还原,是该剧的主要看点。
在上剧场,刚刚完成史上最长巡演之旅的话剧经典《暗恋桃花源》专属版,在阔别申城三个多月后也赶在中秋小长假前回了“家”,即日起至9月22日将与上海观众再度“团聚”,重温江滨柳与云之凡的爱情故事,在春花和老陶的桃花源里笑谈人生。此外,时隔10年重返申城的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将在上海大剧院驻演至10月13日,这部经典之作同样值得“一刷再刷”。
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专属版重返上剧场。演出方供图
戏韵中秋,评弹、昆曲、锡剧轮番上阵
戏韵中秋,同样群英荟萃。乡音书苑内的长篇弹词《啼笑因缘》、诸翟书场的长篇评话《岳传》、雅庐书场的长篇弹词《描金凤》、长艺书场的长篇评话《英烈》,将在这个小长假轮番登台,发出吴侬软语的江南之声。
上海儿童艺术剧场里,上海昆剧团带来专为孩子们定制的《西游记》主题昆剧《三打白骨精》。为了符合青少年的观演习惯,剧团不仅对传统的昆曲台词进行了适当改编,还在场面上设计了许多特技,节奏明快、文武结合,有助于让更多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9月15日晚,申城戏迷们还将在宛平剧院欣赏到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建伟领衔主演的锡剧经典名作《珍珠塔》。
头图为中秋假期内上海演出市场好戏连台。演出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