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男单新老巨星的重量级对决落幕,2024上海网球大师赛在旗忠网球中心划上圆满句号。这场为期两周的网球盛宴,不仅见证了世界顶尖选手的巅峰对决,更是完成了赛事的又一次华丽升级,入场人数和纪念品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亦斌透露,赛事和场馆又一次改造已经起步,只为让观众的感知度每年都上一个台阶。
国际巨星更愿意来沪参赛
作为亚洲唯一ATP1000级别赛事,上海大师赛的影响力,从球星的参与度便可窥见一斑。今年的比赛,球星阵容十分完整,包括德约科维奇、辛纳、尔卡拉斯、兹维列夫等在内的顶尖选手悉数来沪参赛。
“大师赛这张城市名片一直在不断努力,让更多球星喜欢上海,享受到这里参赛的感觉,也给球迷带来更多好的观赛体验。比较完整的球星阵容,算得上今年的亮点吧。”杨亦斌说。
阿尔卡拉斯与球迷合影。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球星的参与,不仅为赛事增添了星光,也体现了上海大师赛在国际网坛的重要地位。今年,每一名球星都在上海尽力展现自己的最大能量,德约和辛纳的巅峰对决堪比四大满贯。
除了赛事本身,上海这座城市更是别具魅力和吸引力。从落地上海的那一刻起,网坛巨星德约科维奇就没有停止过上海的夸赞,“上海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比赛地之一,每次来这里比赛,除了有优良的服务,球迷的热情也总是让人惊讶,我爱这里。”
德约科维奇向观众比心。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几乎每一次赛后,德约都要重复一遍对中国和对上海的爱,每一场赛后,都要写下一个中国字,甚至还入乡随俗地学了几句上海话。
在长达24年的职业网球生涯中,费德勒几乎走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但每次到上海,他都感觉像是回到了家里。今年是他第15次来上海,骑着老式自行车在苏州河畔漫行,费德勒感慨,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桥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数量在亚洲城市中首屈一指,欧洲很少有城市能像上海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现代化交通设施。
赛事变得更加火爆
从2023年开始,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正式进入了“超级大师赛”的时代,更多的签位和更长的赛程,让比赛可以呈现更多的精彩对抗。
今年,赛事前半程覆盖了整个国庆长假,加上中国本土选手的集体崛起,到旗忠到网球,成为观众在假期里面的热门选择。后半程赛事虽然大部分都是工作日,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央场馆每天都保持了极高的上座率。
今年有更多观众到场观赛。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根据预测,今年比赛的现场观赛人次相比去年将有1至2万人的增幅,将首次突破20万人大关,票房也预计比去年增加15%左右。
在所有ATP大师赛当中,上海大师赛的商业价值和盈利能力一直名列前茅,在赞助收入方面更是位居第一。作为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七大标杆活动之一,上海大师赛在今年挖掘资源,展开多项联动活动——组织球员参观文化展览、海外球星亮相城市街头与球迷见面互动、推出“赛票+旅游”和“赛票+景点”等优惠……
现场上座率很高。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海大师赛,平均每天入场观众超2万人次,从9月30日到10月7日,马桥镇旗忠网球中心附近安缦、人济、亚朵轻居等多家酒店迎来游客高峰,累计接待13000多人次,总营业额突破600万元。
“通过商体文旅展的协同来促进消费,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型的顶尖国际体育赛事就是最好的平台。”杨亦斌介绍,大师赛的观众当中70%都不是上海本地人,境外观众达到约7%。以观赛为契机,很多人都游览了上海的各处景点,或参与了其他的文旅活动。
体验为先服务观众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赛事的特许商品销售异常火爆,兔毛网球挂件、爆炸头网球挂件、毛巾等相关文创产品一度卖断货。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上海网球大师”词条,出现的结果竟然半数都与官方纪念品有关。
品牌天地观众很多。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杨亦斌透露,今年特许商品店每天的营业额,在100万元人民币左右,“这也是我们一次次失败后,才总结出的经验。”他表示,早在1998年第一届喜力公开赛时,纪念品就是组委会十分看重的部分,可因为种种原因,申城网球赛事的纪念品,一直不受欢迎。
在杨亦斌看来,上海大师赛正在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纪念品营销之路,“法网期间相关纪念品的日收益也是100万,不过他们是欧元,所以我们的赛事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会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选手近些年表现优异。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当然,赛事成功的关键还是观众。为了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上海大师赛在硬件设施上也下足了功夫。旗忠网球中心的媒体中心、公众餐饮区域、品牌展示及官方纪念品售卖区域都进行了升级改建。
杨亦斌直言,取之于赛,用之于赛,赛事盈利的部分,可以更好地投入到赛事未来的发展中。明年,可能会把三号馆及品牌天地这幢楼全部推倒重建,建一个4000个座位、带移动顶棚,能为观众提供更多服务空间的综合体;可能会在二号馆再加移动屋顶,如果有三个场地有移动屋顶,赛程就不会受雨水影响。
超级挚友之夜成功出圈。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上海大师赛在创新上也不断尝试。今年的“超级挚友”之夜,费德勒与歌手陈奕迅、乒乓球名将樊振东、中国网球名将张之臻的跨界双打表演赛,不仅吸引了网球爱好者,也吸引了其他领域的粉丝。这种跨界合作,为赛事带来了新的活力。
“现在网球项目的新球迷越来越多,也非常热情,我们需要做出改变。”杨亦斌说,明年会在票务、训练场安排、安保、交通和餐饮等等方面,都根据观众的反馈意见做出调整,“为所有的网球观众和球迷创造快乐,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宗旨。”
头图为小球迷抱着大号网球索要签名。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