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在火热进行中,从10月18日到11月17日,近千场各类演出、展览活动轮番上演,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位艺术家汇聚一堂——既然是国际舞台,又怎能少得了中华传统戏曲的身影?
从黑龙江评剧的北国韵调,到武汉汉剧的铮铮风骨,各大地方剧种在申城舞台上竞相登台。他们跨越千里、贯通南北,剧种的多元与碰撞,犹如万流归海,给这座文化之都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新意与活力。
《走过暴风骤雨》演出剧照。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供图
来自黑土地的酸菜馅饺子,向您发出旅游邀请
10月18日晚,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现代评剧《走过暴风骤雨》在上海星舞台开演。朴实无华的舞台上,黑土地的广阔背景铺陈开来,仿佛带领观众穿越回那个充满风雨的革命年代。这是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成立74年来首次赴沪演出。
作为一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作品,该剧通过小说作者周立波的视角,串联起过去和现在,以历史与现实相互穿越的戏剧呈现方式,亲切生动、自然真挚的评剧表演,塑造了赵玉林这样一个献身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事业的共产党员形象,描绘了龙江大地七十年来的风雨变迁。
演出现场,几位主演的精彩演绎充满激情,婉转低回、铿锵有力的音乐唱腔,亲切自然的表演风格、风趣幽默的东北方言、朴实无华的舞台呈现都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人们时而为剧中情节的跌宕起伏屏息凝神,时而为风趣的台词会心一笑。
一位年轻戏迷在观看演出后激动地说:“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评剧,真的非常好看,这部剧也很有黑龙江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剧中唱到‘酸菜馅’的饺子时,我馋的都流口水了,真想马上去黑龙江尝一尝!”还有不少观众表示,这场演出不仅让他们感受到黑龙江评剧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黑龙江文化与旅游的浓厚兴趣。
当晚,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多位领导也前往现场“督阵”。事实上,《走过暴风骤雨》已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它更是黑龙江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作为一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评剧,本次上海演出标志着黑龙江评剧走出地域限制,将黑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带到了更广阔的舞台。而它也成为了宣传推广龙江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引领观众亲身感受黑土地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之旅。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土地是农民的根,上海又是国际性舞台的前沿,能在这次国际艺术节上演该剧,宣传黑龙江本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非遗传统评剧剧种与国际舞台的一次完美对接。”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主要负责人关波说,“这次白玉兰奖的评选竞争也非常激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其他剧种相互切磋、学习的机会,对宣传和推广黑土评剧可谓意义深远。”
汉剧《夫人城》剧照。武汉汉剧院供图
三国女英雄孙尚香,如今演出+推广分身乏术
在《三国》宇宙中,有一位着墨不多的女性人物孙尚香,如今成了舞台上的“大女主”。由武汉汉剧院出品的汉剧《夫人城》,通过传统汉剧的纯正唱腔,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讲述三国故事。该剧将于11月13日登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
孙尚香不仅是刘备之妻,更是东吴的一位英雄女性,这张以她的命运离合聚散为主线的英雄之网里,刘备、孙权、诸葛亮、陆逊、赵云等群像与真率、纯净、热烈的孙尚香相勾联,个体生命的张扬与历史洪流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对战争、人性的哲思。
《夫人城》由剧作家罗周编剧,知名导演张曼君执导,该剧采用了传统戏曲的“四折一楔子”结构,展现了孙尚香从一名勇敢少女到经历家国大义的成熟女性的心路历程,主角孙尚香的表演者由梅花奖得主王荔担纲。
表演中,王荔不仅展现出深厚的功底,还将刀马旦与青衣行当的特色融为一体,精准演绎了孙尚香的成长与转变。从少女时期的英勇活泼,到婚姻中母爱的柔情,再到面对战争时的坚韧不拔,通过多层次的表演将这一复杂角色完美呈现。
在王荔看来,上海观众对汉剧演出并不陌生。十年前,她曾带新版汉剧《宇宙锋》参加了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系列演出。2016年,她又携新编历史剧《王昭君》也曾来上海巡演,当时观众反响很不错,这也让她对这次在艺术节上的亮相更加期待。
“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全院备战,一来是为了让《夫人城》在上海首次的亮相更加完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参评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王荔告诉劳动报记者,“最重要的是,希望上海观众通过这样一出‘大女主’戏,感受荆楚文化的同时,还能在同一出戏当中,欣赏到汉剧两大段经典咏叹调的唱腔,这是非常少见的。”
如今,作为陈伯华大师的第五代传人、武汉汉剧院副院长的王荔一直奔走在汉剧演出和推广的道路上。“我坚信,古老戏曲能流传千百年,自有它持续吸引观众的魅力,我们要做的就是保留它的特色和精华,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王荔笑道,“唯一有挑战的是,我们既作为演员,又作为推广者,实在是分身乏术!”
新版越剧《沙漠王子》剧照。剧方供图
梅花奖得主齐聚!各路名家天团齐聚戏曲板块
除了风姿各异的地方剧种,今年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更有各路名家天团齐聚戏曲板块。新编历史京剧《武帝刘彻》首演,方汝将领衔南戏瓯剧《张协状元》,刘露、周利主演印象京剧《薛涛》,柯军、施夏明主演昆剧《诗宴·唐才子传》,赵志刚领衔越剧《沙漠王子》,郭玮主演京剧《石评梅》等,众梅花奖得主齐聚宛平剧院和天蟾逸夫舞台。
其中,《张协状元》源自早期的南宋戏文,距今约八百年之久,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戏曲剧本,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
来自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南戏《张协状元》由梅花奖得主方汝将领衔主演,以当代意识还原南戏原貌,返朴向新,重述真情。观众将完整感受到瓯剧六大声腔,其中特别保留南戏遗留的昆腔与高腔,又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在沉浸式的氛围中,体会古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
越剧《沙漠王子》则取材于《天方夜谭》,不仅是尹派宗师尹桂芳创立芳华越剧团后的首部新戏,也是越剧艺术创新的象征。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因其而成名,获得“越剧王子”的美誉,此后成为赵志刚传承发扬尹派的代表剧目之一。
此次新版《沙漠王子》由赵志刚携手越剧尹派传承人费鑫萍献演。该剧保留了原剧精髓,致敬尹派经典,在文本塑造和视觉上做出多种融合,营造热烈且深邃的异域风情,呈现一场国仇家恨背景下别样的浪漫爱情。
在这一年中最美的上海之秋,戏曲硕果累累。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当一段段经典唱腔在这座城市的舞台上响起,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也在此生生不息,朝向世界延续。
头图为《走过暴风骤雨》演出剧照。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