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奏响“繁花金曲”,香港弦乐团点亮申城“艺术天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4-10-29 16:51

摘要: 以‘繁花’连接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是沪港两地文化和情感的共鸣。

10月26日至12月16日,刚迈入第二个十年的香港弦乐团开启了备受瞩目的14城内地巡演。作为其中重要一站,10月28日晚,香港弦乐团带着根据电视剧《繁花》主题配乐改编的全新作品《繁花金曲串烧》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在弓弦之上重温90年代流行金曲,也在城市音乐草坪上点亮了无数观众的上海记忆。


热播电视剧《繁花》以王家卫独特的镜头语言讲述了大时代下的“上海往事”,而剧中数10首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金曲更是点睛之笔。“香港流行音乐文化是香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事的发生地又在上海,以‘繁花’连接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是沪港两地文化和情感的共鸣。”提及此次演出的创意,乐团艺术总监姚珏感慨,《繁花》给了她这个生活在香港的上海人一个绝妙灵感。


“这里是我的家乡,16岁之前我都生活在上海。”如今的上海交响音乐厅是姚珏童年学习游泳的地方,青春岁月里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在上海音乐学院。姚珏坦言,在外打拼多年,“如今能够带着自己创办的乐团回沪演出,尤其是奏响承载着上海记忆的繁花金曲,意义非凡。”


香港弦乐团的演奏家在黑石公寓广场上奏响多首《繁花》金曲。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


演出当天下午,姚珏迫不及待地故地重游,带着香港弦乐团的几位演奏家在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的黑石公寓广场上来了一次音乐快闪。从汪小姐的《执迷不悔》到阿宝的《一生何求》,从《再回首》到《万水千山总是情》,剧中一首首深入人心的歌曲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姚珏告诉记者,16岁离开上海后,她就前往了美国求学,从旧金山音乐学院到茱莉亚音乐学院,多位伯乐的传授让她打开了宽广的艺术视野。2013年回国创办了香港弦乐团,姚珏希望把音乐的快乐和能量带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但在艺术定位上,如何另辟蹊径,走出自己的路?对民谣、流行歌曲的改编,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成为了乐团独有的艺术底色。


香港弦乐团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受访者供图


比如姚珏与香港舞蹈团合作的大型舞蹈诗《快雪时晴》,就将西方弦乐的抒情性与东方书法的刚柔并济交融同台,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而此次在沪亮相的《繁花金曲串烧》也突破了不少乐迷对古典音乐家的印象。香港弦乐团还特别邀请了作曲家符元伟糅合香港流行音乐与西方弦乐技巧,将《一生何求》《执迷不悔》《喜欢你》等时代金曲改编成弦乐版本,与乐迷一起重温光辉岁月。


“用世界共通的音乐语言,向全球的观众介绍中国文化,弦乐艺术是很好的媒介,关键是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姚珏表示,中国文化是中国艺术家的根,香港弦乐团的每一次海外巡演都会有意安排中国作品,身体力行地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头图为香港弦乐团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奏响《繁花金曲串烧》。受访者供图


摄 影:马亚会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大麦“当然有戏”发布2024-2...

久事美术馆迎来年度收官大展:“日...

全球高手齐聚展示近景魔法,第十三...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