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2024年度压轴重磅项目、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作品,德国著名编舞家皮娜·鲍什的经典名作《春之祭》(非洲版)将于11月15日至17日登台国舞剧场与上海观众见面,这也是该作品的中国首演。
从银幕到舞台,再现皮娜·鲍什传世名作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编舞家之一,皮娜·鲍什以其打破常规的编舞和颠覆性的前卫表现手法引发了舞蹈领域的重要艺术变革。她所确立的“舞蹈剧场”融合舞蹈、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深刻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
《春之祭》是皮娜·鲍什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74年,是根据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同名音乐所编创。作品中,皮娜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和艺术演绎了原始部族迎接春天的祭祀之礼,将原始仪式的力量与人类的情感冲突相结合,是一部具有革命性的舞蹈作品。
2019年,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的35名舞者复排了这一经典之作,他们用非洲大陆的狂野生命力回应了皮娜对生命与艺术的叩问:当你知道自己即将死去,你会如何跳舞?
35位非洲舞者演绎皮娜·鲍什传世名作《春之祭》。演出方供图
中国观众对这部作品也并不陌生,202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的纪录片《起舞的皮娜》曾完整呈现了《春之祭》(非洲版)的创作过程。影片最后,舞者在海滩边肆意起舞的画面打动了不少人,也让上海观众对此次《春之祭》的中国首演充满了期待。
400多个版本,非洲舞者带来独特生命力
该剧目联合制作方之一、英国萨德勒之井剧院执行制作人苏珊·沃克告诉记者,自斯特拉文斯基完成这部音乐作品《春之祭》后,世界各地的编导、舞团已经陆续排演过400多个舞蹈版《春之祭》,从芭蕾舞到现代舞应有尽有,但皮娜·鲍什编导的这部格外闪耀。此次来沪演出的非洲版《春之祭》自2021年首演后,也已经在德国、意大利、丹麦、卢森堡、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巡演过。
“我们巡演团队的演员有52人,他们来自16个国家。把大家聚在一起就很困难了,而且这些演员来自芭蕾、现代舞甚至HipHop等多个舞种,要统一在台上呈现一部作品更是难上加难。”苏珊·沃克透露,此次参与《春之祭》中国首演的舞者全部来自非洲,他们将让这部作品绽放出不一样的生命力。
非洲版《春之祭》剧照。演出方供图
来自尼日利亚的舞者普罗菲特·拉基还记得自己2019年初遇这部作品的情景。“面试持续了四天,有数百名非洲舞者参加。最后38人被选中,我是其中之一,但这并不是因为我最完美或跳得最好。复排导演告诉我们,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将让这部非洲版《春之祭》与众不同。普罗菲特·拉基坦言,跳《春之祭》是一个打开自己的过程,排练时要适应皮娜·鲍什的舞蹈语汇,很多技巧要从零学起,“这不容易,但也让人获益匪浅。”
30分钟开放式换景,数吨泥土铺满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非洲版《春之祭》,本台演出还包括两部独舞作品,其中一部是皮娜早期编导的《皮娜的独舞1971》,另一部是由年逾八旬的“非洲当代舞之母”杰曼·阿科尼演绎的《礼敬先祖》。
上半场,一老一少两位舞者先后登台,呈现西方现代舞与非洲原始主义的碰撞交融;随后,主创团队将在30分钟中场休息时间里开放式换景,把数吨泥土铺满舞台;下半场,35位非洲舞者将在泥土上纵情起舞,展现原始部族迎接春天的祭祀之礼。
年逾八旬的“非洲当代舞之母”杰曼·阿科尼演绎《礼敬先祖》。演出方供图
此次《春之祭》在上海的3场演出一开售,数千张票就全部售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副总经理陈理坦言,“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全世界顶尖舞蹈艺术作品汇聚上海,让大家‘足不出沪’便可纵览世界。”此次艺术节期间,国舞剧场引进的几部海外作品,无论是法国夏约宫国家舞蹈剧院的《反重力之躯》,还是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剧《夜曲:失眠建筑群》,亦或是即将上演的《春之祭》,均是这些国际前沿舞作的中国首演。
“未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还将持续引进高品质的国际前沿舞蹈作品,助力上海成为顶尖舞蹈艺术作品的首演平台。”据悉,2025年3月,当今国际舞蹈界“顶流”赫法什·谢克特的重量级新作《盗梦剧场》就将登陆国舞剧场迎来中国首演。
头图为非洲版《春之祭》剧照。演出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