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响应中意两国最新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影局和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部关于电影合作的意向书》,1月20日晚,“中意:新锐导演项目”在沪正式启动。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意大利普利亚电影委员会、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共同签署了《中意:新锐导演项目合作备忘录》,并发布一系列重要举措。
2025年正值中意建交55周年,同时也将迎来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近年来,中、意两国在影视领域开展多元化合作,通过互办电影节与展览、共同摄制影片以及专业人员的互访与技术交流等,不仅为两国人民增进了相互了解,同时也为两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推动了两国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光影架桥,进一步推动中意两国文化的深度交流互鉴?此次“中意:新锐导演项目”特别邀请了两度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两度登顶国际先进影像协会卢米埃尔奖的著名戏剧电影导演滕俊杰担任项目中国方面的艺术总监,国际电影策展人马可·穆雷担任项目意大利方面的艺术总监。
项目计划每年举办两次电影周,其中,每年3月(春季)将在上海推出意大利电影周,9月(秋季)将在意大利举办中国电影周,展映影片将聚焦两国新锐导演的处女作或第二部作品。今年3月在上海举办的意大利电影周已经在积极筹备中,9月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中国电影周也即将启动。
《中意:新锐导演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马可·穆勒坦言,自己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电影,“我一直特别重视新生代导演,他们对电影的探索值得全世界观众看到。”不过,此次项目里提到的“新锐”并非只是指年轻导演,也有新兴和新潮的意思,比如有些导演已经从事电影工作十几二十年,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又勇于探索电影新表达,这样的作品也在“新锐”之列。
在滕俊杰看来,此次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的单向输出,更在于促进两国文化双向互动,通过电影这一窗口,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因此,在举办影展的同时,双方新锐导演代表还将带来相关的主题论坛、工作坊等电影交流活动,或者走进校园、走到市民身边,展开更多元的互动。
项目还将鼓励中意两国新锐电影导演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包容的视角去理解对方的文化,创作出更多反映人类共通情感和价值观的电影作品。据悉,未来两三年里,项目计划促成中、意两国新锐导演的至少一部合拍片,“通过深入合作提升双方导演的创作技巧,促进两国电影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携手为世界电影注入新的活力。”滕俊杰说。
头图为两位项目艺术总监中国戏剧电影导演滕俊杰和国际电影策展人马可·穆雷。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