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车运动的广袤天地里,女性车手始终是一道独特且稀有的风景。一个多月后的F1中国大奖赛期间,F1学院——这项全球顶级的女性赛车盛事将首次在上海举行,届时,轰鸣的引擎声中,一位身披青花瓷纹样赛车服的女车手,会吸引全球车迷的目光,她就是铁豆(原名师炜),中国首位以“外卡”身份征战F1学院赛事的车手。
2月12日,铁豆接受了部分上海媒体的网络采访,畅谈她的赛车之路,一段关于热爱与坚持的传奇故事。
以前从没想过能开赛车
与很多车手从小就追逐赛车梦想不同,铁豆其实是半路出家、跨界玩者。大学时代,她读的是新闻,毕业后一度进入机关单位,负责拍摄大型活动。
2018年,铁豆辞职,开始投身短视频平台,因为宣发科普各种户外极限运动,而逐渐被外界所熟知。那个时候,短视频尚未成为风口,还无法像现在的很多网红一样,通过拍视频就能吸引流量,甚至赚钱。“当时主要喜欢滑雪,也没想过赚钱,就想着,哪怕只是做滑雪教练,也能养活自己。”铁豆说。
铁豆出战去年F4上海站的比赛。受访对象图
凭借一腔热血,铁豆翻译国外滑雪教程、拍摄教学视频,积累起了第一批粉丝。“运动能改变生活方式,我想填补大众对极限运动的认知断层。”从滑雪、潜水到攀岩,她不断尝试,用视频打破人们对极限运动“危险”“昂贵”的刻板印象。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20年——一次浙江武义赛道的试驾,让她与方程式赛车结缘。“那台车被戏称‘大号卡丁车’,但我踩下油门的瞬间,就知道自己找到了归属。”
与时间赛跑的“极限挑战”
让铁豆更没想到的是,从过去在看台上观看F1的普通观众,她竟然可以开着极速行驶的赛车,飞驰在全球最顶级赛道之一的上赛场。去年,她参加了国际汽联F4方程式中国锦标赛的比赛,一举斩获挑战杯冠军和CFGP(中国方程式大奖赛)季军。
铁豆在去年F4上海站表现优异。受访对象图
“当开着赛车在赛道上飞驰的时候,我真的被现场氛围震撼到了,十几万观众在那里欢呼呐喊。”铁豆说,她去年也在围场里与小红牛的储备车手劳森进行了交流,“他今年已经是正式车手,给了我很多的影响和启发,让我在过去一年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3月21日至23日,2025 FORMULA 1 喜力中国大奖赛将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拉响引擎轰鸣。今年赛事期间,“双热点”备受瞩目——周冠宇将以全新身份亮相F1围场,而全部由女车手组成的F1学院赛事也将首次在沪举办。除了上海国际赛车场外,上海市区也将举办主题活动,共同打造浓烈的F1嘉年华氛围,使上赛场与市中心“双场景”精彩遥相呼应。
其中,F1学院赛是国际汽联2023年推出的女子赛事,旨在为女性车手提供晋升F1的通道。正是因为在F4的优异表现,铁豆以“外卡”身份入选,成为今年发F1学院中国大奖赛唯一参赛的中国女车手。
铁豆驾驶F4赛车。受访对象图
然而,从今年1月24日获得“外卡”到3月份即将正式比赛,备赛周期不到两个月,且赛前无法接触实车,这对“半路出家”的铁豆而言堪称“开盲盒式挑战”。
“方向盘重如哑铃片,刹车力度需要像成年男子‘踹墙’一样的力量。”铁豆用一句话概括方程式赛车的门槛。为适应无助力转向和刹车的车型,她将训练强度拉满:清晨6点开始体能特训,举20公斤哑铃模拟方向盘阻力,背着男同事做深蹲强化腿部力量;下午转战宁波赛道进行车感训练,夜间则通过模拟器攻防课磨炼战术。
“脖子三个月粗了2.5厘米,体型也壮了一圈。”铁豆介绍的时候有些苦中作乐,她说,心理抗压更是关键。教练曾用“崩溃式教学”激怒她,要求其在情绪失控时继续比赛。“有一次在我的家乡鄂尔多斯赛道,家人观赛的压力让我失误频出,教练却在对讲机里‘火上浇油’。但正是这种极限状态,让我学会在失控中保持冷静。”
让更多女性“被看见”
铁豆成为中国首位F1学院外卡车手,不仅是中国赛车运动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更是对中国女性“她力量”的积极诠释。久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明、中国首位F1正赛车手周冠宇都为铁豆送上了鼓励与祝福。
铁豆与久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明在上赛道留影。受访对象图
“赛车不分男女组,但女车手必须付出更多。”铁豆直言,方程式赛车对体能要求极高——夏季赛车内温度超50℃,防火服与头盔的束缚下,男性车手尚且虚脱,女性更需突破生理极限。但她坚信:“细腻与抗压能力不是劣势,科学的训练能弥补差距。”
她的努力正悄然改变行业生态。一次GT赛事中,因脚码偏小无法踩满刹车踏板,工程师连夜与厂商沟通,为女性调整车辆设计。“国内赛车装备过去少有女款,我的头盔和赛车服都得定制。”为了即将到来的F1学院中国站比赛,她亲自设计,将旗袍元素融入赛车服设计,青花瓷纹路点缀其间,带着东方韵味,与风竞速,“希望展现中国女性的自信美”。
铁豆准备进入赛车。受访对象图
更令铁豆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女性身影在近几年出现在国内赛事中。“2020年参赛时,赛道上的女生凤毛麟角;如今漂移、拉力、GT领域都有女车手活跃,甚至有人提议组建‘女子车队’。”她期待,未来中国能借鉴日本、欧洲经验,设立女子组别,降低参与门槛。
在极限中重塑自我
谈及F1学院的比赛目标,铁豆态度务实:“与国外顶尖职业车手同台,差距客观存在。我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顺利完赛。”但她更看重赛事背后的意义:“外卡名额是契机,证明中国女车手有机会站上国际舞台。”
铁豆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受访对象图
她的野心不止于此。“未来想开GT赛车,征战勒芒、WEC等国际赛事,让世界看到中国面孔。”为此,她坚持在自媒体分享训练日常,鼓励年轻人通过卡丁车、模拟器接触赛车。“电竞比赛是全新入口,许多职业车手从这里起步。热爱无关门槛,攒一年钱比一场赛的人,也可能成为黑马。”
采访尾声,铁豆分享了一段感悟:“赛车改变了我的人生——它逼你在零点几秒内做最正确的选择,这种极限状态会‘反哺’生活。当你退下赛道,日常的困难都变得微不足道。”
从自媒体博主到职业车手,铁豆的破圈之路充满偶然,却因热爱与坚持成为必然。正如她所言:“站在这里已是胜利。但赛车没有终点,突破自我的路,我会一直开下去。”
头图为坐在赛车里向观众示意的铁豆。受访对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