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这本新书聚焦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探索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这本新书聚焦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劳动观察

2025-03-27 19:33

该书不仅为政策制定者、学者提供了前沿参考,更通过可复制的模式经验,为基层治理创新注入活力。

3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徐家良与华米研究院章米力博士合著的《包容参与 协作共治——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发布会吸引了来自社会治理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社区治理从业者及案例单位代表,围绕“多元参与、协作共治”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为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学术智慧与实践启示。


理论创新:构建社会治理的“中国范式”


本书以现代社会治理转型为背景,系统梳理了从传统协作到现代共治的演变逻辑,提出“包容参与、协作共治”的理论框架。书中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是破解复杂社会问题的关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体的有机互动,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治理效能提升。


通过社会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等跨学科视角,作者深入剖析了协作共治的底层逻辑,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作者也通过解析华米公司在近年来的实践案例,生动展示了这种治理模式的可复制性。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胡近在序言中指出:“华米模式为理解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独特视角,其以技术创新驱动多元主体协作的实践,体现了社会企业参与治理的示范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实践样本。”


实践探索:数字赋能下的共治场景创新


作为理论研究的实践载体,书中以华米实证调研项目为案例,展示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社会治理。该模式通过数据驱动模式,为政府部门与连锁企业提供精准监管与决策支持,助力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等治理难题。例如,无锡文旅“四维一体监管闭环”、深圳福田区食药安全专业志愿者服务等案例,均体现了“技术+社会动员”模式在提升治理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中的显著成效。


“数字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治理关系的桥梁。”徐家良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包容参与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让多元主体在平等对话中形成共识。华米的实践验证了协作共治理论在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中的可行性,为破解治理碎片化提供了新思路。”


学术共识:共治理论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


新书发布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协作共治理论回应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核心命题,该书将学术理论与本土实践紧密结合,既填补了社会企业参与治理的研究空白,也为数字时代的治理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包容参与 协作共治——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从理论建构迈向实践验证的新阶段。该书不仅为政策制定者、学者提供了前沿参考,更通过可复制的模式经验,为基层治理创新注入活力。未来,华米研究院计划联合高校与地方政府,开展“协作共治”试点项目,进一步探索理论落地路径。


头图为图书封面。交大出版社供图



通讯员:韩兵琦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