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地标”上海大世界将转型孵化演艺新娱乐,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5-04-17 18:39

摘要: 首个孵化案例验证模式可行性。

4月16日,上海大世界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正式发布“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以“技术×内容×商业”深度融合为核心,打造全国首个由“演艺本位”向“用户本位”升级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标志着中国演艺产业从传统模式向“用户共创、技术赋能、全球化布局”的新型发展阶段迈进。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文化地标,上海大世界自1917年创立以来始终是中国演艺娱乐创新的前沿阵地。2023年升级为“演艺消费集聚区”后,已形成26个多元演艺新空间的高密度生态,年演出场次超5000场,成为全国演艺空间最密集、演出形态最丰富、演出场次最多的演艺消费地标。


在成都演交会现场,上海大世界宣布推出“孵化器五大赋能体系”——


金融支持: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提供每个入驻剧目最高50万元专项公益基金、100万元无抵押低息贷款,解决初创团队资金短缺问题;


空间保障:提供上海市中心办公场地租金补贴、大世界演艺消费集聚区内演艺空间优先入驻权,配套“艺人公寓”廉租计划,降低落地成本;


技术赋能:依托AI创作实验室、全息投影与VR交互技术平台、版权区块链交易系统,实现从剧本生成、场景设计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全流程数字化;


人才供给:联合“选秀谷”“偶像学院”等机构建立演艺人才库,定向输送演员、编剧、技术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破解行业“用工性价比难题”;


市场拓展:整合大世界年均5000场演出积累的会员私域流量,搭建“商业品牌异业合作平台”,加速项目商业化落地。


今年初,孵化器首个落地项目——惊悚喜剧《开关SWITCH》已在上海实现“现象级”成功。创下90%上座率、两个月收回成本的纪录,并启动全国输出模式。该剧的2.0版本将运用多模态情绪交互技术,通过实时捕捉观众微表情、心跳数据动态调整剧情走向,其“技术驱动内容、数据反哺创作”的创新路径,被业内视为“新物种”孵化的典型样本。


“我们不仅要孵化爆款项目,更要培育支撑产业长期发展的‘创新基因’。”上海大世界副总经理许丽表示,孵化器战略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预计3年内孵化100个以上演艺新物种,带动超50亿元产业规模,助力上海建成“亚洲演艺之都”,并为全国演艺产业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上海大世界将于4月28日举办“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开放日”活动。


头图为上海大世界发布“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现场。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国内10家知名乐团齐聚上海,全国...

三林老街化身沉浸式水韵剧场,第十...

街角看戏剧、车间里高歌,上海公共...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