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着初夏的清风细雨,由华人戏剧家、上剧场艺术总监赖声川发起的会昌戏剧季003日前在江西拉开帷幕。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希腊5个国家的15支团队齐聚一堂,以《哈姆雷特机器》《贝克特在赖家老屋》《俄瑞斯忒亚》等连台好戏点亮了又一座中国小镇。
会昌和戏剧结缘始于祖籍在此的剧作家赖声川。自2015年起,每年七八月间,他都会携作品《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十三角关系》等回到家乡,为小镇人来到文化的滋养。“我想做一个社会实验,这可能要10年的时间,看艺术对于这样一个中国小镇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尤其是带给家乡年轻人什么样的变化?”于是便有了会昌戏剧季。
从2024年初开幕至今,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会昌戏剧小镇已在当地以及周边城市培养出了一群忠实观众。今年为期11天的戏剧盛宴,370余场国内外名导名团的演出更是吸引了大批剧迷的目光。比如意大利艺术家皮普·德尔邦诺的《觉醒》通过光影魔法在舞台营造出“诗一般的仪式”;希腊戏剧家特佐普罗斯带着《俄瑞斯忒亚》远道而来,这是这部现存仅有的完整古希腊三联剧的中国首秀。
罗伯特·威尔逊导演《哈姆雷特机器》中文版剧照。演出方供图
国际剧场大师罗伯特·威尔逊被誉为“二十世纪实验戏剧灯塔”,自会昌戏剧季002起他应邀成为“驻镇艺术家”在地进行演员甄选及创排,此次戏剧季003带来了其极具个人风格的《哈姆雷特机器》中文版,以实验性的舞台视觉呈现对莎士比亚经典著作进行全新解读。
这是首部在会昌戏剧小镇驻镇制作的国际作品,84岁高龄的罗伯特·威尔逊感叹,“这世界上有太多事情可以把人们分裂,但艺术和文化总会把我们联合在一起。《哈姆雷特机器》看似是部先锋之作,其实很传统,有点像中国的京剧,演员们的妆容仿佛面具,舞台画面也像一张面具,我们听到看到的是面具背后的故事。这不是实验,而是一种聆听。”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将世界剧场带到中国来。
赖声川新作《贝克特在赖家老屋》海报。演出方供图
《哈姆雷特机器》中文版首演当晚,赖声川新作《贝克特在赖家老屋》也揭开了神秘面纱。50分钟里,青年演员们通过5个场景串联起4部短篇作品,30位观众穿行在百年老宅中游园式看剧,让赖家老屋和贝克特经典都焕发新生。
这并非赖声川第一次尝试环境剧场创作,此前他曾以81.5米的乌镇西栅百年弄堂洪昌弄为演出空间创作了让人耳目一新的《长巷》。去年初的会昌戏剧季001中,赖声川为古老宗祠量身定制的《镜花水月》也令不少观众沉浸其中。此次《贝克特在赖家老屋》是赖声川在戏剧造梦路上的又一次实验,对他来说,“会昌不只是一种家乡情怀,也是一种渠道,可以让我走到一些更古老的,不管是我的家族还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地方。”
头图为上剧场艺术总监赖声川发起的会昌戏剧季003开幕。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