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上海,刮起这股别样巴赫旋风。”作为2025上海夏季音乐节系列演出之一,7月3日晚,德国斯利克斯人声乐团(SLIXS)首度亮相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六位歌者不借助任何乐器伴奏,以嗓子构建声波迷宫,以呼吸打造音律矩阵,让《哥德堡变奏曲》在阿卡贝拉的精密交织中重获新生,也让申城乐迷耳目一新。
SLIXS是一支国际顶级人声乐团,自成立以来,这个五男一女的组合不断探索人类嗓音的无限可能,凭借充满爆发力的独特能量模拟出不同乐器与各式环境声响,并在演出中大胆融合流行、爵士等世界音乐元素,微妙的节奏韵律征服了无数观众,也突破了人们对无伴奏合唱(阿卡贝拉)的传统想象。
“不过,与巴赫的相遇是一场偶然。”男中音康拉德·蔡纳告诉记者,乐团过去很少深耕古典乐,接触更多的还是流行作品,后来因为给电影录制原声音乐才初次跨界,也就此打开了新天地。“此次在MISA演唱的曲目都是巴赫的器乐作品,没有词只有旋律。”如何俘获观众的心?男高音兼任编曲工作的米夏埃尔·艾曼拿出了“杀手锏”。
斯利克斯人声乐团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演出中。上交供图
“《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晚期的一部键盘巨制,也是我们整场演出的核心。”艾曼在其基因序列中大胆提取了7个变异片段:第七变奏的爵士切分、第一变奏的电子脉冲、第十八变奏的暗黑吟诵……经过创意“改造”,这些被重新编码的声纹样本,如同在巴洛克建筑中植入了赛博朋克神经元,男声打击可以模拟羽管键琴的颗粒感,女中音的气声勾勒出赋格线条,萨克斯声部被替换为喉音哼鸣,甚至普赛尔的《狄朵的哀歌》与乔尼·米切尔的《一杯你的味道》也在巴赫的音乐矩阵中完成穿越时空的对话。
康拉德·蔡纳的比喻更加形象,“《哥德堡变奏曲》在钢琴上演奏时,艺术家的两只手一边负责高音一边负责低音,但我们乐团的六位成员不仅可以通过声部划分完成同样的效果,甚至比巴赫还多了一只手,让作品的层次感和表现力更强。”
站在“馄饨皮”舞台上,几位歌者也不禁感叹,相较于小剧场或者户外空间,在专业音乐厅内演绎阿卡贝拉的难度更大。“通常来说我们不需要扩音,但在交响乐殿堂就得借助一些科技设备保持人声的清晰,才能让每一位观众都获得最佳享受。”
斯利克斯人声乐团亮相上海交响音乐厅,演绎巴赫作品。上交供图
女中音卡塔琳娜·德布斯坦言,“我们喜欢有挑战的表演,也擅长即兴创作。”这次MISA首秀,乐团就特别为中国观众准备了一首《茉莉花》,他们用嗓子勾勒出自然之声让其缓缓绽放,令不少观众惊叹。“这是非常美妙的体验,事实上,落地上海的第一时间,30多度的高温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而当7月3日晚走上舞台时,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内座无虚席的观众,又成为了这个盛夏MISA留给SLIXS更加火热的回忆。
恰逢巴赫340周年诞辰之际,包括德国斯利克斯人声乐团的专场演出在内,本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共策划了三场风格各异的主题音乐会为其“庆生”。7月8日晚,首次来华的金翅雀古乐团将运用精心复原的羊肠弦与仿古双簧管,以符合18世纪文献记载的演奏规范,为乐迷们重现巴赫时代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纯正音韵。7月11日晚,同样从哥德堡变奏出发,阿格尼斯四重奏则将带领申城观众进入地球另一端,感受巴西民间音乐与巴赫的巴洛克风碰撞出的别样南美风情。
头图为斯利克斯人声乐团MISA首秀,唱响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上交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