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力作,由马俊丰执导、四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共同演绎的“重逢《牡丹亭》”即将于8月16日至17日亮相YOUNG剧场,这是这部新编昆曲自2022年首演引发热议后,时隔三年再度回归申城舞台,以当代审美重构汤显祖笔下穿越400年的生死至情,也向年轻观众展现昆曲艺术的蓬勃新生。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著作《牡丹亭》素有“中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巅峰之作”的美名,讲述了宦门闺秀杜丽娘因梦生情、为情而死,终因至情复生而与梦中书生柳梦梅缔结鸳盟的故事。古往今来,这部传奇单在昆曲舞台上就涌现了无数版本,是各大院团盛演不衰的经典戏码。
直到2022年,戏剧戏曲界依然没有停止对该作的探索。编剧罗周深度挖掘出汤显祖笔下藏匿的“时间密码”,首次在舞台上呈现杜丽娘之梦和柳梦梅之梦的内在关联,通过打破原有时空构想的“双梦交织”让当下观众再度与《牡丹亭》重逢。
新编昆曲“重逢《牡丹亭》”剧照。受访者供图
“这是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先锋并存的一个版本。”导演马俊丰感慨,“不只好莱坞有烧脑大片,中国400年前的作品已经做到了,我们希望让更多年轻人看到经典的生命力。”于是,主创团队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的昆曲表演,以“双梦”为线索,演绎折叠时空里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惊梦》《拾画》等名折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亮相;同时舞台上构建出一个中式“盗梦空间”——巨幅镜面如铺展的卷轴映射出梦中梦的折叠园林,中国传统木构景片间斜伸出一道45°延伸台,营造出裸眼3D般虚实相生的立体幻境。
“重逢《牡丹亭》”以时空序列的大胆解构完成东方美学的古今对话,让观众眼前一亮,也让演员们过足了瘾。据了解,该剧此次重返申城舞台,将由四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共同参演,昆曲闺门旦单雯和小生演员张军分别饰演杜丽娘与柳梦梅,丑角演员李鸿良饰演石道姑,“老生”袁国良饰演陈最良。对四位名角来说,入行多年早已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可面对《牡丹亭》依然是挑战重重。
新编昆曲“重逢《牡丹亭》”剧照。受访者供图
“入行以来,我演过10个版本的《牡丹亭》,最长时间的是1998年的21个小时,也有75分钟的园林版。在这个故事里游荡了很多年,当罗周拿出这个剧本时,重新架构的故事让我觉得圆了一个梦。”张军介绍,“昆曲通常是一开场就知道结局的戏,但这次的版本不同,是由杜丽娘的梦触发柳梦梅的梦,到最后才圆梦,这个手法让人很兴奋。台上台下一起烧脑,观众无法一眼看穿故事轨迹,却能从头到尾感受那份至情。”这是他在过去饰演的任何一位柳梦梅身上不曾体会到的。
单雯也透露,自己过去饰演的版本,许多唱词是经过修改的,“而这一版的每一句都是汤显祖笔下原汁原味的经典,所有念白曲文均化用原著,因此在小腔上要忘掉许多习惯,非常不容易,支声复调唱起来就更难了。”在表演上,单雯也面临全新考验,“之前我传承的南昆《牡丹亭》是围绕杜丽娘展开的,该剧对于杜丽娘来说则是倒叙,更突出‘双梦’,是比较新颖、适合年轻人看的当代讲述手法。同时,舞台的大量留白空间非常干净,又回归了表演本身。”一边守正一边创新,既是亮点也是难点。
头图为新编昆曲“重逢《牡丹亭》”剧照。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