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农业创新联动!松江举办泥地足球周周赛,短平快赛制吸引都市球友减压放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5-09-01 10:41

摘要: 每周的比赛中,都能看到企业职工、家庭组合、街镇代表队等不同群体在泥地里奔跑、滑倒、爬起、射门。

泥浆飞溅、笑声不断。气温不减的8月尾声,上海松江新浜泥地足球公园再度迎来一场充满激情与欢笑的体育盛宴。在这里,2025年“晋拓杯”上海市第七届泥地足球挑战赛第6周分站赛圆满落幕,本田摩托队从多支劲旅中脱颖而出,摘得本周冠军奖杯。


美女球员“不惧毁容”


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专业泥地足球场,新浜泥地足球公园已成为上海全民健身的独特地标。这片曾举办过六届专业赛事的场地,去年获评上海市民运动会A级赛事认证,社会美誉度持续攀升。


本届赛事对赛制进行重大改革。将往年连续多日的联赛模式,升级为 “周周赛”分段赛制,每周安排4至8支队伍参赛并当场决出周冠军。赛程安排上,7月至9月每周举行分站赛,共计36支队伍在泥地中展开较量。


赛事精彩场面。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像


压轴登场的第6场周赛就竞争异常激烈,4支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不惧毁容”的美女球员,多场比赛都踢到了点球大战。最终,作为去年的总冠军得主,本田摩托队还是更胜一筹,经历点球大战淘汰了由多位女球员出战的one of one队。


本田摩托队的队员多数从事交通工具研发工作,球队领队兼队员李世伟是一名拥有20年球龄的“老将”,也是泥地足球的“三朝元老”。他坦言,最初参赛时不适应泥地环境,也低估了泥沼中带球的难度。经过持续训练和战术调整,队伍逐渐掌握了泥地比赛的节奏,成绩稳步提升。


“今年的场地水位比往年低,更利于发挥。但如果泥土软硬度能再做优化,修整斜坡,参赛体验会更好,也能吸引更多人参与。”李世伟在赛后分享道。


狼狈但又很减压


每周的比赛中,都能看到企业职工、家庭组合、街镇代表队等不同群体在泥地里奔跑、滑倒、爬起、射门——看似“狼狈”,却乐趣无穷。泥地足球削弱了技术差距,放大了协作与欢乐,成为很多上海市民夏季必去的“打卡”活动。


赛事精彩场面不断。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新浜足球公园统计显示,今年已接待数十家家企事业单位,包括商会、外企、金融机构等,除了上海市区的企事业单位,长三角杭州、苏州市区及下属区县吴江、嘉善、嘉兴、昆山等地的公司也组团前来参赛。其中,跨国企业和机构也有近20家。


李世伟介绍,球队成员主要从事整车设计、整车研究、底盘研究、发动机研究和电桩研究等,公司工会很支持他们,“我们公司在车墩,往年的联赛模式,有时候会与我们工作冲突。今年这样很好,短平快的赛制,有空了就可以报名,每周都能拿冠军。”


老外也来泥地里撒欢


赛事运营方真赛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勤雕介绍,今年虽然遇到了高温天气,但新浜泥地足球公园周末场次预约情况火爆,“一票难求”成为常态。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一张门票即可全天畅玩,泥地运动正成为亲子互动、企业团建、朋友聚会的新选择。


全身脏兮兮,心里却很快乐。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泥地足球无须高超技能,重要的是在泥地里挥洒汗水,找到最自然简单的快乐感觉。”吴勤雕表示,其河道冲积泥沙的脚感与周密的安全保障(赛前人工光脚排查碎石),让玩家们倍感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周赛还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泥地足球周周赛“国际专场”。工作生活在上海乃至长三角的30余位外国足球和趣味运动爱好者,专程奔赴这片沪上唯一的专业泥地赛场,在泥泞翻滚中体验了一把“接地气”的上海乡村体育狂欢。


“体育+农业”创新联动


对标“苏超”模式,新浜泥地足球赛正成为上海乡村体育的金字招牌。参考常州“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的成功案例,赛事深度融入“松江荷花节”,形成观荷、玩泥、品鲜的文旅消费链,推出“泥地赛+荷花宴”组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40%,赶超部分知名景区。


大家在泥地里毫不相让。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优胜队伍获得的奖品不再是传统奖杯,而是新浜特产的有机大米、荷花茶等农产品,形成“体育+农业”的创新联动。去年赛事就显著拉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量,很多“泥人”选手也成了行走的“乡土代言人”。


“苏超点燃了草根足球的热情,我们要让泥地足球成为上海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松江区体育局负责人表示,“未来计划吸引长三角地区队伍参赛,让更多人体验‘泥里撒欢’的独特魅力。


头图为比赛现场。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摄 影:王卫朋
摄 像:王卫朋
视觉编辑: 王卫朋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背媳妇,踢足球,老外也爱“泥里撒...

2024上海市民运动会唯一11人...

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第二赛段竞争...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