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民乐》首度踏足南半球,登陆澳洲谱写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篇章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5-09-23 19:12

摘要: 《海上生民乐》不仅是上海民族乐团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美好见证。

当地时间9月20日至24日,上海民族乐团将陆续亮相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墨尔本演奏中心与阿德莱德市政厅,奏响《海上生民乐》音乐会,展开首次南半球巡演之旅。从琵琶到京胡,从竹笛到古筝,70余人的演出阵容让海派民乐之美再度绽放世界舞台,也为这张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音乐名片谱写了新篇。


《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海外巡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曾赴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多国演出,登陆巴黎爱乐音乐厅、汉堡爱乐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等知名剧场,赢得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广泛赞誉。


此次澳洲之行是该作品首度走进南半球,音乐会选曲彰显海派民乐开放包容的艺术气质,既有古曲新编,亦有现代创作,以民族音乐与世界共鸣,传递出层次丰富的听觉体验与深厚的人文内涵。


《海上生民乐》亮相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方供图


比如开场的竹笛与乐队《湖光》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徐徐展开,揭开这场东方美学的音乐盛宴;随后筝鸣《墨戏》将书法中的虚实疏密化为音律起伏,节奏张弛间传递中国文人的写意精神;琵琶与京胡演绎的《楚汉》融合古曲《霸王卸甲》与《夜深沉》,通过重新编配再现历史英雄的气魄;还有唢呐吹动《凤舞》尽展自信昂扬、朝气蓬勃的时代气象;音乐会尾声的《蜂飞》改编自《野蜂飞舞》,五件中国乐器高速竞奏的技巧与默契,更加彰显中国当代青年演奏家的活力与风采。


澳大利亚平面设计协会会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视觉艺术顾问理查德·亨德森观演后感叹,“音乐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能够直击心灵、超越国界。每一首作品都展现出非凡的创意与天赋,充满情感又气势雄伟。乐队的音乐色彩丰富,编制与编配极具巧思,整场演出令人印象深刻。”悉尼音乐学院融合音乐系主任、琵琶演奏家刘璐也有同感,“曲目设计与编排非常用心,既扎根传统精髓,又融入当代审美,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感受到中国音乐的魅力。”


《海上生民乐》展开首次南半球巡演之旅。演出方供图


《海上生民乐》走遍世界,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相遇,也让乐团演奏家们收获了更多掌声和信心。二胡演奏家卢璐感慨,“每次奏响《卧虎藏龙》都让我更加从容自信,因为我呈现的是底蕴深厚、充满生命力的中国艺术,是能跨越语言、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其他演奏家也纷纷表示,《海上生民乐》不仅是上海民族乐团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美好见证。


据悉,9月24日,《海上生民乐》将走进阿德莱德市政厅,继续以音乐为桥、连接东西,为世界观众呈现这场跨越山河的对话。


头图为《海上生民乐》走进墨尔本演奏中心。演出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

平均半价享受世界级演出,有人拖着...

19省医学科普达人跨界“开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