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文汇云间 潮动新城”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走进松江新城,在承载千年文明记忆的广富林文化遗址举行,来自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约1600家单位、近万项产品在云上和现场参展参演。
2017年上海在全国首创“文采会”,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见面新模式。2019年开创“长三角文采会”,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届,累计展示各类产品近2.5万项,线上线下近1400万人次观展,意向总金额达10.7亿元,成为目前全国范围内设立最早、举办时间最长、参展主体最多的区域文采会,获评中国群众文化品牌文旅融合IP类典型案例。
本次文采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使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更加可触可感、生动立体。其中,文化内容配送、市民艺术夜校、社会大美育课堂等上海公共文化特色品牌集体亮相,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及各区文化馆(配送中心)亮出2026年采购需求,为各类供应主体提供了清晰的“风向标”。
同时,文采会安排了2天17小时直播,介绍市区公共文化优秀项目、长三角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并将发布6条上海之根精品旅游线路,联动上海国际光影节松江分会场活动、异宠科普嘉年华、富林茶会等特色活动,一站式打造文体商旅展融合消费场景。
2025长三角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亮相文采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比如“云推荐”专场直播就邀请了市级、区级优质配送主体做客,带来产品推介与现场展演。其中,上海歌剧院已连续六年参与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持续推动艺术普及,歌唱家黄俊鹏还在直播间重现了《共同的记忆——上海歌剧院独唱、重唱音乐会》配送演出中的经典曲目《滚滚长江东逝水》与《夕阳红》。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坦言,本次文采会旨在完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打造长三角文旅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样本。如何才能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分众化、品质化的文化需求,上海各区文旅局、文化馆在采购优质资源和打造区域特色配送品牌上,可谓“卷”出了新高度。
以松江为例,作为“上海之根”,这里拥有宝贵的人文遗存和江南文脉的丰富载体,“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松江区着力打造以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视之都为特色的文化名城,坚持“精准对接需求、多元协同共建、全程质量管控”的原则,深耕“万千百”这一国家示范级公共服务品牌,每年惠及人群超30万人次。今年更是全面启动“万千百”转型升级2.0版,以“全龄、全时、全域”为目标,着力打造公共文化配送的“松江范式”。
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全龄”服务上,面向不同年轻群体推行专属定制;在“全时”服务上,实现了“白+黑”“日+夜”不断档,双休日、节假日配送服务不打烊,让文化陪伴市民每一天;在“全域”服务上,打破“剧场+社区”的传统模式,从广富林到印象城,从辰山植物园到上海影视乐园,推动文化服务融入文旅商体展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文采会已超越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正成为推动文旅公共服务产品实现跨圈层融合、跨场景拓展的重要引擎。今年,徐汇西岸梦中心、浦东陆家嘴富都-滨江区域的商圈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文采会中优质的演出资源,计划引入那些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表现优异的供应主体,丰富区域夜间演艺资源供给,“我们希望通过多元的演出形式,提升区域文化活力与文旅吸引力,通过繁荣夜间文艺市场,为区域夜间经济人气地标提质升级。
此外,面对日益丰富的文化供给,如何确保市民能“点菜”也是关键。本次文采会三场高质量路演,汇聚了长三角地区、上海市以及松江区级优质配送主体,市民进行线上点赞,这些互动数据将作为统一采购项目评审的重要参考,高赞产品未来就有机会送到市民家门口。
头图为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走进松江新城。主办方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