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7%,推出首批四家运动促进健康特色品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5-10-15 17:19

摘要: 自2012年首次向社会公布,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已连续发布13年。

10月15日,运动促进健康——体荟魔都主题文化沙龙暨全民健身600指数发布仪式在上海大世界举行。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上海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李崟共同发布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600指数,李崟解读《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数据亮点。


数据稳步提升

2024年上海全民健身成绩单出炉


回顾“十四五”期间,“健身活动”指数提升明显,从2021年的81.3上升至2024年的89.9。“健身设施”指数也有提升,由2021年的61.3增长至2024年的65.8。


健身设施方面,2024年,上海市各区继续推进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新增体育场地面积95.37万㎡,各区共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1737个。市民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十四五”以来,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44㎡增长至2.65㎡。


李崟解读《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数据亮点。上海体育图


健身组织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1327个,体育健身团队75607个。“十四五”以来,每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从26.9个增长至31.0个。全市共有社区体育俱乐部数量160个,街镇盖率为74.1%。


健身活动方面,2024年,上海市各级体育部门牵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20146场,约1134万人次参与。本年度举办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开展赛事活动9100余场,超1100万人次参与。


健身指导方面,“十四五”以来,本市积极推广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平台,全市在平台注册的活跃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由15547人增长至61835人,达到常住人口的2.5‰,平均年龄42岁。2024年,全市开展体育服务配送“六进”(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单位、进军营)工作,共计完成配送41477场,较2021年(13265场)增长212.7%。


观众阅读《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手册。上海体育图


体质健康方面,全市15个区建有区级体质监测指导中心,截至2024年底,社区体质监测街镇覆盖率为93.8%。2024年起执行新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修订)》,全市共有231317人进行了体质测定,其中常态化监测人群达标率92.8%,优良率49.1%,市民体质健康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十四五”以来,本市积极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年度测试人数由6556人次增长至85260人次。


市民参与方面,2024年,上海市、区、街镇三级投入全民健身人均日常工作经费为32.4元。“十四五”以来,市民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逐步提升,由81.2分增长至84.8分,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由49.0%增长至50.7%。


实践落地惠民

上海推出首批运动促进健康特色品牌


近年来,上海先行先试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建设,持续推出一批运动促进健康特色品牌,健全完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理念与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为首批四家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特色品牌授牌,他们分别是由上海市乒乓球协会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的上海市帕金森乒乓球锦标赛、上海体育大学科技园与上海多区合作开办的“市民健身夜校”、杨浦区四平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徐汇区长桥街道“智慧阳光康健苑”。


上海体育文化品牌“体荟魔都”开展主题文化沙龙活动。上海体育图


由上海市乒乓球协会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的上海市帕金森乒乓球锦标赛是全国首个专为帕金森病患者设计的乒乓球赛事,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两届。


本次活动通过“上海体育”政务微信、“上海体育发布”政务微博、上海市民体育健身数字院线进行视频直播。据悉,上海市民体育健身数字院线已将体育文化内容覆盖全市215个街道的东方社区数字苑大世界数字院线,今后上海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全景数字赛场、数字健身空间和数字运动课堂的魅力,通过运动促进健康,让生活更美好。


头图为市民阅读《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手册。上海体育图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市台球协会首度携手虹口体育,...

“悦动贤城”狂欢夜燃动商圈,奉贤...

“运动之嘉”跃动远香湖畔!从动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