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视觉艺术项目于10月31日正式启幕。本届项目落地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老市府,推出的委约个展与群展以“艺术与科技融合” “多感官视听沉浸”为核心特色,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3日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
2025年是“扶青计划”视觉艺术项目迈入的第三个年头。自2023年创立以来,该项目持续面向全球征集视觉艺术与展览方案,今年共收到来自12个国家与地区的近百位艺术家与策展人投稿,展现出跨学科协作、技术融合与观念创新的整体趋势,体现出青年艺术创作的前沿活力。
本届个展项目由跨学科艺术团体Black Void(黑空)呈现,这也是“扶青计划”视觉艺术项目首次由团体而非个人担纲个展。团队由蔡艺璇与肖钰晗共同发起,成员涵盖数字媒体、建筑设计、数据科学及音乐等多个领域,并与气象、能源、碳数据等机构合作,构建出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作路径。
名为《天空呼吸的频率》的展览分为三个章节,共展出十余件作品。以“云、碳、光、电”等自然元素为叙事线索,融合宇宙气象学、信息技术等视角,借助多媒体艺术、装置和剧场语言,打造多屏沉浸式影像空间。展览旨在将抽象的气候议题转化为可感知的视听体验,引领观众步入一场跨越不同维度的感官之旅。
群展项目《出神之境》由青年策展人杨丹、陈茜联合策划。展览聚焦“出神”这一意识状态,集结陈量、胡为一、卡卡等九组跨媒介艺术家,通过装置、影像、声音与表演等形式,构建一个多感官的“意识场域”,探讨在数字技术与信仰结构交织的当下,精神体验如何被塑造、模拟甚至重构。
2025年,“扶青计划”首次增设“大师工作坊”。中国数字媒体与录像装置艺术先驱胡介鸣担任个展导师,从创作概念与表达层面为Black Void提供专业指导;独立策展人沈奇岚则为群展项目把脉,优化展览结构与空间叙事逻辑。
本届项目所在地外滩·老市府,是一座始建于1914年的历史保护建筑,曾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市政府首个办公地,历经十年改造后首度向艺术项目开放。厚重历史场域与前沿科技艺术在此交融,既为观众提供独特的观展体验,亦为老建筑注入鲜活的时代内涵。
头图为“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视觉艺术项目《天空呼吸的频率》海报。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