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全国首创的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以“全城打折季”为主题,时间横跨5、6两个月的首届上海“五五购物节”迎来收官。7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披露,“五五购物节”期间,全市线下实物消费总额2846亿、全市网络零售额达2551亿,上海线上、线下销售总额突破5397亿!今后,“五五购物节”将年年举办。
参与商家线上超过52万家
线下超过10万家
“首届‘五五购物节’注重顶层设计。市商务委会同各区、各部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着眼于‘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和实现本地平台和商家全覆盖、终端产品全覆盖、消费人群全覆盖。”华源透露,“五五购物节”期间,参与商家线上超过52万家、线下超过10万家,举办重点活动170余项、特色活动1000余项。汇聚人气与商气,“五五购物节”重启了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极大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华源披露,购物节期间,上海200家大型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684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33.5%。另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6%,增速高出全国3.4个百分点。
上海线下实体商家持续回暖。在外来消费仍处低位、商家打折促销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支付端大数据监测显示,全市线下实物消费总额2846亿元,环比增长11.6%,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环比增长33.9%,如:新世界大丸百货、第一八佰伴环比分别增长2.1倍和1.4倍。
上海中高端消费回流明显,27家高端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50%。重点商圈消费人气恢复。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小陆家嘴、徐家汇、五角场等商圈平均销售额环比增长52.8%,客流量环比增长38.8%。
同时,线上网络零售呈现爆发增长。根据市邮政局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快件数达5亿件,同比增长20.6%;第三方大数据显示,全市网络零售额达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如:盒马、叮咚买菜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超过90%和120%。仅“618”大促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大力度折扣带动全市网络零售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0%。
“五五购物节”期间,百联通过支付宝发放5亿消费券,吸引了52万新会员;百联在天猫开出首家“直播旗舰店”,百联首次淘宝直播100万的观看量,相当于17.5个购物中心的客流量;复茂小龙虾上饿了么直播卖货,卡券销售数位列当月第一。支付宝数据显示,上海26万小店营收超去年同期,饿了么、口碑发放的“消费券”拉动了近34亿的销售额。盒马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90%。
5月4日至6月23日,上海苏宁全业态线上线下销售额近50亿元。
直播场次超29万场
书记、区长纷纷化身首席带货官
“五五购物节”期间,通过创新模式的直播带货引领消费新风尚,直播场次超过29万场,累计观看人次达9.5亿。如:闵行结合进口商品,宝山、嘉定等区结合老字号产品,松江、奉贤等区结合先进制造,青浦、金山、崇明等区结合农产品特色,书记、区长纷纷化身首席带货官;徐汇区携手腾讯等推出“花漾徐家汇”云直播,助力商圈销售额环比增长57.6%;上海人民广播电台55位主持人讲述老字号品牌故事,并推出520爱在长宁10小时直播;达达集团首创“直播购物1小时达”新模式。
除了直播带货,申城商产文旅跨界联动,抱团营销促进整体复苏。如:市委宣传部等打造“品质生活直播周”,推介老字号、潮流文创、文旅演艺等,带动消费约50亿元;市经信委等举办“信息消费节”,撬动信息消费近260亿元;市文旅局推出“五个一百”活动,超过1亿人次参与;“双品网购节”联动线上零售、餐饮、旅游等消费,参与品牌超10万个,实现交易额150亿元;首届夜生活节围绕夜购、夜食、夜娱等6大主题推出180项活动,夜间消费环比增速超过10%。内外贸易链路打通。开展“出海优品,云购申城”系列活动,i百联、小红书、爱库存等平台设立上海外贸产品销售专区,提供快速入驻、流量扶持、佣金减免和快速结款等优惠措施,逾千家外贸企业实现国内销售额超过50亿元。
“上海‘品质生活直播周’依托各新媒体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达到上万场,带动线上线下消费约50亿元。‘12小时上海文化旅游消费大直播’‘上海人游上海——局长带你游上海’‘海纳百川·援来有你——县长爱心直播’‘博物·在看’‘把江南文创带回家’等专项专场直播活动,累计吸引超千万人次关注。”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表示。
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阮力则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五五购物节”期间,市经信委牵头举办上海信息消费云峰汇、上海制造佳品汇、首届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三大活动,组织417场活动,带动消费额399.6亿元,2.3万余家企业参与,近5500万人次关注参与,掀起“上海制造·上海品牌”消费新高潮。其中,上海信息消费云峰汇开展148场活动,撬动信息消费增量近260亿元,其中活动期间上汽荣威首发RX 5 Plus智能网联汽车订单就超1.2万台。
“通过线上线下商业消费的深度融合,平台赋能、联动促销加快商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新世界集团总裁陈湧告诉劳动报记者,购物节期间,新世界城联合拼多多发放消费抵扣券,首发当日商场客流超10万人次,而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在化妆品、手表、服装等品类销售业绩颇佳。“下半年的各类促销中,这样的联动促消费模式还可延续。”
新品潮品更丰富
展现内需市场魅力
首届“五五购物节”期间,企业促销力度空前。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和百联集团、光明集团、月星集团等平台和商家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286亿元。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作为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适时重启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上海精准防控疫情的能力,展现了我国内需市场的魅力,向海内外投资者传递了经济复苏、信心提振的强烈信号。”
“上汽集团推出近400辆55折新能源汽车引发市场热潮。而在6月底的一场直播活动中,一款新能源车在线直播销售就售出了4000多辆。”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五五购物节”期间,上海汽车消费增长明显,销售新车11.6万辆,销售额同比增长9.9%。普陀区汽车品牌大联展推出低至55折的大力度折扣,活动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41%。
“五五购物节”,上海首创“全球新品首发季”,3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累计发布新品超过1500款,新品潮品更加丰富。如:路威酩轩、开云、历峰集团联袂推出百余款新品;欧莱雅集结旗下十余品牌的上百项“新发布”打造“上新季”,上海销售额增速超全国5倍;乐高首个中国原创IP新品“悟空小侠”系列全球首发,引发20亿人次关注;豫园等170余个老字号品牌打造“国潮老字号”,推出新品600多款;虹口区“潮生活节”首发本土潮牌新品500款,销售额同比翻倍。
“首店加速集聚、加快‘落沪’,二季度全市新开设各类首店旗舰店超240家,是一季度的4倍,华为全球最大旗舰店在南京路步行街正式开业。”华源指出,如今,足不出“沪”可享遍全球。
此外,上海精心打造进口商品节、环球美食节,让消费者足不出沪买遍全球、吃遍全球。“进口商品节”围绕进博会“展品变商品”,推出1.4万款优质进口商品,带动销售成交超过9亿元。同时,发布首批55家消费扶贫专店专柜名单,在电商平台上线销售专区,首轮对接销售对口支援地区特色农副产品超过1万吨。
“‘五五购物节’品牌效应迅速形成。活动方案发布后,全网相关新闻报道超过17万条,百度搜索结果累计超过1400万条。”华源指出,“五五购物节”让“上海购物”品牌内涵更加丰富,展示了“品牌最新最潮、购物环境最优最好、性价比最高最划算”品牌形象。同时,“全球新品首发季”“上海国际美妆节”“夜生活节”“潮生活节”等多个全新活动IP,以及“云购物”“云逛街”和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为“上海购物”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