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国潮”范儿的端午粽正热销!杏花楼销售额已达3000多万、盒装粽子销量超去年80%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0-06-25 14:07

摘要: 沪上老字号的时令粽子是端午销售最为火热的商品

6月25日,是端午佳节,而伴随着近期中考、高考临近,粽子又有“高(糕)中(粽)”的谐音,沪上老字号的时令粽子是销售最为火热的商品。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包括宁波汤团店、豫园“舌尖上的江南”联合“和丰楼”、德兴菜馆、新雅粤菜馆、杏花楼等都推出了一系列兼具“国潮”范儿的端午粽子。其中,杏花楼端午粽销售额已达3000多万元、盒装粽子销量超去年80%。


“老四样”最受宠

“巨无霸”肉粽新品热销


劳动报记者注意到,在杏花楼福州路总店,袋装粽子中一如既往卖得最好的还属“老四样”:即肉粽、蛋黄肉粽、豆沙粽和赤豆粽。时值端午的销售高峰,大排长龙人气旺,杏花楼还在总店大堂设有一个专门的销售专柜,将排队人员分流一部分到大堂现场购买。



除了传统“老四样”,今年杏花楼以肉粽出奇制胜,推出了单只330克重、现制现售的“黑毛猪双黄霸王粽”。这只“巨无霸”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杏花楼老牌的广东枧水粽,也颇受好评。


今年,杏花楼在外包装上花了不少心思。将与端午颇有渊源的龙头搬上了包装盒上。同时以色彩斑斓的卡通画风格加持,风格颇为“小清新”。



而在老字号的新雅粤菜馆门前,前来购买粽子的市民同样络绎不绝。大部分食客都冲着被称为网红的“黑毛猪特大肉粽”而来。据新雅粤菜馆相关负责人披露,今年粽子销售已超去年,仅黑毛猪特大肉粽就能日销5000只、供不应求。另一款新雅的“乌米细沙粽”销售也不俗。



南京路上另一家老字号——沈大成,则是把往年热销品种“腐乳肉粽”的用料比例进行了调整,肉的比例从60克调整为90克。今年,沈大成的赤豆粽还将原先的3分赤豆、7分糯米比例调整为“五五开”,口感更佳。连日来,“腐乳肉粽”日销3000只,端午则翻倍,日销可达6000只左右。


“国潮老字号”拼创新

咖喱牛肉粽走红


老字号“德兴菜馆”的点心档口前,早晨6点半起顾客不断。德兴菜馆昌里路店店长张坚向记者介绍说,往年他们考虑到周边社区居民们的喜好,主要供应大肉粽和蛋黄肉粽,今年考虑到疫情,他们特地研发了一款八宝粽,以赤豆、花生、玉米、芸豆、红枣等杂粮为原料,吃起来清爽健康也不油腻。


“有食客吃了近30年,每年端午都要来买上一大袋。”张坚透露,除了八宝粽,近一周“德兴菜馆”的肉粽销售额已超过万元。


豫园宁波汤团店内,今年端午,传统的赤豆粽、大肉粽、咸蛋黄肉粽以外,还特别研发了一款颇具“国潮网红”气质的新口味——咖喱牛肉粽。“有顾客一口气预订了5000只粽子,还点名要咖喱牛肉粽。”宁波汤团店经理徐正留透露,截止到6月10日咖喱牛肉粽的销量已经破万,再次验证了老字号被新创意赋能后的新魅力。


而位于豫园商城悦宾楼内,以汇集长三角江南一带美食小吃为特色的“舌尖上的江南”美食广场在去年9月完成品牌升级后,联合“和丰楼”在今年端午也推出了四款新品粽:咸蛋黄五花肉,西式花生猪肘,广式香肠腊肉,以及黑豆金丝蜜枣。



“搭配肥瘦相间的黑毛猪五花肉,售价才15元一只,很多顾客都说性价比挺高的。”据美食广场相关运营负责人透露,美食广场推出的端午礼粽颇有“国潮”气质。他们邀请新潮书法家黄陵野鹤亲笔题写“老城隍庙”并定制成一款环保礼袋,在“城隍小吃世界”有赞商城上独家销售。豪放洒脱的行书与环保理念的结合让这份端午的节令食品多了一分国潮气质,也让人在一品美食之余,又多了一件颇有意义的实用伴手礼。


端午销售创新高

158至268元礼盒最热销


杏花楼副总经理智静告诉劳动报记者,今年,杏花楼的粽子销量已经赶超去年,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其中,杏花楼盒装粽子销量已超去年80%。另悉,除了杏花楼,沪上各家老家号的端午粽销售额均已超过去年,实现营收。


“粽子共三大类:散装、真空、礼盒装。其价格在158元—268元区间的礼盒销售最为火爆。”智静说,粽子也有“粽(种)幸运”、“粽(吉祥)”的口彩,端午节令讨个口彩。


新雅粤菜馆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到6月23日的统计,仅端午节前新雅新鲜散装粽销售额已超去年,近期一周新鲜粽日营业额均达到15万,散装粽今年销量同比去年增长20%,今年礼粽与去年持平,价值388元大师粽礼盒2000盒提前半月售罄。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加速研发新品、坚守品质以外,老字号们还积极触网,探索个性化的线上营销方式。“触电”匠人直播带货、抖音视频等线上营销的新玩法,用更活泼、更接地气的方式大大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徐正留、张坚等披露,自疫情开始以来,豫园老字号们相继开通了微信社群、品牌微店等线上渠道,配送方式也非常多元化,客人既可选择上门自提也能同城闪送等,因此社群、微店的活跃度、下单率都在持续增长。


摄 影:王陆杰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