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丨“八局工匠”韩佩创出“天空之舞”,600吨塔吊爬上500米的高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赵竺安 发布时间:2020-05-14 16:00

摘要: 这期间,韩佩熬红了眼睛,体重明显下降,但面对塔吊高空的雄姿,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钢结构公司华北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第三届“八局工匠”,32岁的韩佩拥有一项绝技,他让600吨重的塔吊爬上500米的高空,从而在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崭露头角,接连拿下东北第一高——大连裕景项目、世界第八高——天津周大福项目……


而这些项目也分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全国优秀焊接工程、金钢奖“特等奖”、中国钢结构金奖杰出工程大奖。


530米的“花瓶”闪亮在滨海天空


国内勘察设计大师汪大绥直言:“天津周大福项目不是业内最高的,但绝对是最难的。”作为中国第四、全球第八高的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工程地下4层,地上100层,建筑高度530米,钢结构总用钢量70000吨。整个建筑物外形呈双曲造型,类似立面呈弧形内凹的“花瓶”。


“花瓶”看似华丽曼妙,其内部却是由最厚达100mm钢板焊成的钢铁骨架,通过不断变化形成的复杂空间交汇结构体系。而要把“花瓶”的造型“拗”出来,需要把全球最大的600吨的ZSL3200塔吊随着层高的不断升高,爬升至500米的高空输送钢材。


这是一项世界难题。为了寻找破解之道,韩佩带领项目团队展开“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进行科技攻关,积极与设计、工厂展开研讨、邀请专家论证、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实体试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验证其力学性能,对后期施工提供依据。经过不断反复的摸索创新研究,攻克了许多罕见难题。


如今,高达530米的天津周大福“花瓶”在滨海之畔的天空下闪亮,接受着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的3700余人的观摩“注目礼”,为中国“基建狂魔”扬威世界,再添一项纪录。


600吨塔吊在天空舞蹈


回眸那些充满神奇又充满惊险的日子,韩佩也是感概万千。


2010年,随着大连裕景项目ST1塔楼的建设,ZSL3200塔吊应运而生。但如此之重的塔吊,对超高层施工来说,通过“搭台阶”的方式,让其爬升至高空,需要有优质的支撑体系,且支撑体系平整度和轴线偏差均不得超过1mm。


当时,韩佩工作才满一年。对他这个新人来说,要让塔吊展现“天空之舞”,首先就要让这庞然大物安全爬升。


这对工作刚满一年,经验欠缺的韩佩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了制定出最优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他反复查阅资料、研究图纸;每天在64米高的塔身内上下无数次,充分地调查现场工况、收集各类数据,组织相关人员研讨、制定方案;现场实施期间24小时全程跟踪,对操作不便、效率不高的问题当场研究改进工艺,并拍照逐一记录,经过多次的不断分析、总结、改进,单台塔吊支撑系统安装爬升时间由6天缩短至18小时。


这期间,韩佩熬红了眼睛,体重明显下降,但面对塔吊高空的雄姿,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转眼间,世界第八高楼天津周大福项目开工,ZSL3200塔吊伴随韩佩一起来到新的项目。这个项目不仅工期非常紧张,而且高度达到500米,还要实现ZSL3200塔吊与另外三台1000-2000吨·米级别的重型塔吊协同作业。


难度,是前所未有的。韩佩积极与项目各方及业内专家研讨,带领团队研发了“塔吊+承载结构+卷扬机”的塔吊附着式提升机构,形成塔吊提升系统施工技术配合安拆塔吊支撑体系,既实现了世界首创3200吨·米级动臂式重型塔吊爬升支撑体系四梁合一、塔吊不对称支撑体系等塔吊关键技术,还实现了三台塔吊每个爬升周期由6.5天到3.5天的提升。该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韩佩没有欢呼,他的眼睛又瞄准千米高空。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