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这世界上有两片相同的雪花,那就是普通夫妻忠贞不渝的爱情。
5月19日中午12时许,一辆自编号为ZOA-249的105路公交车缓缓驶入定边路桃浦路终点站,当女驾驶员执行完“一程一检”准备下车时,在调度室里等待多时的一位男士手捧一束玫瑰快步迎上,调度室里响起了掌声。
“老婆辛苦了,520,我爱你!”这位女驾驶员惊讶之时,隔着口罩都仿佛能见到她欣喜的笑容。
这是一对在久事公交集团同一车队开公交车的“夫妻档”驾驶员,丈夫李凌辉在768路,妻子薛怀琴在105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上海抗疫一线的公交车驾驶员,夫妻俩共同经历了拼搏,而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越发深厚,趁着休息日,李凌辉赶到妻子工作的地方,“赶了一回时髦”。
夫妻同心共同战疫
薛怀琴知道,平日里,李凌辉是个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没想到竟然当众献花,听到丈夫的话,她的眼睛湿润,含情脉脉地说:“谢谢老公。”
2016年6月,37岁的薛怀琴经A照驾考、上岗培训等一系列考试合格后被安排到105路,与结婚整15年的丈夫李凌辉成为了同行和同事。
作为新驾驶员,薛怀琴无论在驾驶技术、路况分析、故障判断还是规范达标、乘客服务等方面都缺乏经验,下班回家总是闷闷不乐。
李凌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好在薛怀琴与李凌辉的班次不同,于是,上晚班的李凌辉总是坐上薛怀琴的早班执勤车辆,跟着妻子出车营运,看操作、查细节、找问题,辅导妻子规范操作。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夫妻俩都战斗在防疫一线。他俩彼此鼓励,也彼此为对方担心。每个工作日,李凌辉总是给妻子早早备妥口罩;妻子再晚回家,也要给上夜班的李凌辉烧上一顿晚饭。
同处一屋,却因工作时间而不能同进出,而共同抗击疫情,又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免费教练耳提面命
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随着乘客公交出行需求上升,按照上级“服务复工复产、保障运能运力”要求,车队加强了安全生产宣教力度,对违规操作、违章行驶开展督查,严控路口、进站、转弯等车辆速度。于是,在车队线上安全宣教课上,李凌辉帮薛怀琴记笔记;在实操现场,李凌辉为薛怀琴拍照片;在执勤休息间隙,李凌辉指导薛怀琴再讲解再消化。李凌辉反复关照薛怀琴,我们开的纯电动车脚踩油门后起步提速快,车上年纪大的乘客多,你要多观察多留心,要等老人站稳坐好后才开车,宁愿多花几秒钟,也要保证乘客安全。
全身心服务乘客
工作中付出多了,家里就管得少了;对乘客付出多了,陪孩子时间也就少了。为了能照顾今年读高二的女儿,夫妻俩无奈选择“错时”公休,妻子薛怀琴固定上早班,丈夫李凌辉做夜班,虽然在同一个车队,但彼此每天都只能见到对方的“睡脸”。在女儿学习压力陡增的非常时期,原本应该陪伴左右的夫妻二人却因车队劳动力紧张,主动要求加班,为车队挑担子,整个“五一”假期都奉献给“保障五五购物节”,而孩子的网课监督、功课辅导及生活料理就只能委托给李凌辉近80岁的老母亲。“公交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我们是直接面对窗口的人,为乘客提供安全的乘车环境和温馨的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愧对孩子,我们感恩母亲!但是,我们相信她们一定能够理解、谅解和支持!”李凌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