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周家桥街道结合“一街一品”项目,围绕“红色印记、民族工业、都市生活、艺术人文”,在苏州河沿岸打造红色党建、人文历史等艺术装置。现在就沿着滨水步道漫步,感受煦日暖阳、步移景异的美景,看周家桥的变迁。
周家桥街道坐落于长宁区中北部,辖区内上海花城、虹桥河滨花园小区、大家源、仁恒河滨等十余个居民区沿河而建,因而有了“苏河周桥”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上海“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的规划实施,全长约 11.2 公里的长宁段苏州河健身步道陆续贯通,其中有2.9公里位于周家桥街道辖区内。
为了优化滨河景观品质,讲好苏河周桥故事,今年以来,街道充分挖掘区域的人文历史,用现代艺术及新媒体手段创造新的记忆点,在彰显城市文脉的同时,为社区居民带来综合性的沉浸式体验感。
对护航号、三十七民众夜校、第五棉纺厂、丰田纱厂、强家渡口、煤球八厂、苏河驿站、瞬间雕塑、周家桥米市、天原化工厂10个红色印记、民族工业点位安装铭牌导览文字和图案。
在万航渡路(中山西路-万航渡路段),以红色历史故事为创作题材,在红色砖墙上安装16块集中展示墙,为党建学习路线增加内容。
在凯旋路桥和古北路桥下,艺术家创作的雕塑《陈仲信》《米市》,让市民重温了工人夜校、周家桥米市曾在抗日武装战争和解放上海时期做出的重要贡献。
将苏州河边原有的休息凉亭改造成全新的“苏河驿站”,不仅集中展示“周家桥区域苏河文化艺术长廊”、“苏州河的前世今生”等主题展览, 还将定期通过摄影展、绘画展等活动,展示社区居民的各类作品,让居民在休憩之余,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探寻苏河文化,追溯周桥印记。周家桥街道围绕红色记忆、民族工业、都市生活、艺术人文4个板块,在梳理出24个点位后,采用导视系统和艺术装置2种方式分别进行有机串联和氛围营造,让城市记忆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在苏州河畔看到,导视系统铭牌采用了“苏河周桥”这一全新设计的文化符号,做旧凹凸的字体凸显历史的厚重感,并增加河流元素,展现苏州河水流源源不断绵远悠长的特点。不仅如此,每个铭牌还根据点位的特点设计相关元素及细节,例如工人夜校铭牌设计将增加书本、工业扳手、齿轮的元素。
此外,在铭牌上,除了点位的历史介绍外,还增加了互动二维码,市民扫码即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苏州河畔的新旧景象,在讲好苏河周桥故事的同时让市民获得更多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