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虹口区嘉兴路街道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针对庆阳居民区第一责任区网格内社区老人、企业白领就餐难等需求,排摸调研,整合资源,就近就便打造社区食堂,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群众就近就餐需求集中
位于嘉兴路街道第五片区网格的庆阳居民区第一责任区网格覆盖范围为物华路246弄,涵盖了爱家商务楼。在日常走访调研中,庆阳居民区第一责任区网格长、居民区第一党支部书记、爱家商务楼党群服务站站长周建华发现,辖区内的老人、上班族等普遍反映中午就餐不方便,希望能协调相关部门,开设一家社区食堂,切实为老百姓提供便利。了解情况后,周建华及时向居民区网格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时萍作了汇报,嘉兴路街道第五片区网格长孙鸿芳得知情况后,也将这一问题同步上报至街道。
为了尽快落实居民的需求,街道立即研究选址,位于香烟桥路87号的原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属于街道第五片区网格管辖范围,靠近物华路,交通便捷,且平时有不少居民到那里开展活动。经调研,街道决定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改造转型,于2021年3月完工,建成了第五市民驿站,并于今年5月在驿站内打造了一间有温度、智能化的社区食堂。
菜品突出“价廉物美”
日前,位于市民驿站第五分站的社区食堂终于试营业了,不少周边居民慕名而来“尝鲜”。中午11时左右,门口已排起了长队。这是辖区内第三家社区食堂,面向社区上班族、老人和孩子等全年龄段群体,早中晚分时段对外开放。食堂面积约150㎡,可容纳近50人同时用餐。每天早餐时段,这里能提供十余种餐点,中午及晚上的出菜数量则保持在30个左右。厨师们还会根据就餐者的反馈、季节变化等定期调整菜品,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口味、不同需求的居民。
社区食堂的试运营不仅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食堂菜品价廉物美,居民来这里吃一顿饭,人均消费价格在20元左右,老年人都负担得起。尤其到了炎炎夏日,还为老人们省去了在自家做饭的麻烦。未来,食堂还将开放就餐卡办理,为社区老人提供就餐优惠。
就餐过程凸显智能化元素
社区食堂的菜品以上海本帮菜系为主,吃口软、烂、熟,对于糖分和油量也有着精确的控制。考虑到不少老人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症状,食堂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配餐,做到荤素搭配,并在选餐台安装了智能餐饮营养成分摄入统计系统。通过电子显示屏,老人们可以对一道菜所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含量等一清二楚,了解自己每顿饭摄入的具体营养成分,进一步提高健康就餐的意识。
选菜、付款的环节也充满了科技感。选餐台旁,安置了自动感应取筷器、自动感应取勺器,只见一位老人伸手划了一下,取筷器便自动“吐”出一双筷子,再用手划一下,取勺器“吐”出一把调羹,全程无接触,快速又卫生。在付款环节,食堂运营单位引入了智能结算系统,居民选好菜品后,只需将托盘放到结算处,系统就会自动扫描餐盘中的芯片并结算价格。
据了解,社区食堂的服务范围还覆盖到了庆源、庆阳、瑞康、天水等居民区网格,可为嘉兴路街道第五片区网格内的居民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目前,享受上门助餐服务的老年人已达18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