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23岁”的上海书城即将暂别,闭店重装,作为一个每年要至少去一次的人来说,在暂别前一定要去一下。
记得好多年前刚到上海不久,就和朋友一起约了去上海书城,从1楼逛到7楼,感觉什么类型的书都能找到,我俩边看书边轻轻聊对未来的展望,最后一人买了一本书,各自在自己的书上写上了买书日期,2012年5月,那正是我们到上海的第一个月。逛上海书城,奠定了我俩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后来,再有外地朋友来上海找我玩,逛完南京东路后的另一个必打卡地就是去福州路逛上海书城。
秋高气爽的下午,笔者来到了福州路465号,有不少人在门口排队,打开健康码量好体温就可以进去了。在一楼收银台,可以看到排队结账的人不少。
寻觅的快乐
在一排医学书前面,赵女士正在看书,她旁边的篮子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原来她是和朋友一起来的,篮子里装的是两个人的书,她们都买了什么书呢?
大多数读者都是跟赵女士一样,选自己的专业书、感兴趣的书,其中有两位老人让笔者印象深刻。在计算机书架前,谢先生的身边放了几本"3ds Max"的建模书,而笔者之前接触过建模,了解这种类型的书一般都是年轻人看。询问后才知道,71岁的谢先生退休前是从事建筑行业的,虽然退休了,但现在还在做相关的事情。他想买几本书了解下,怎么建模、怎么“渲染”,这样跟年轻人沟通的时候心里有谱,也会更顺畅。
在7楼碰到的邵女士在非常认真地翻看一本钢琴谱,70多岁的她退休后开始学钢琴,以前就经常到这里来找琴谱,这次也是趁着暂别前的机会来看看。
每个人的篮子里都装着自己寻觅到的“宝贝”,家居的书、育儿的书、日系杂志等等。
书店是图书的旅居地,是读者获取知识的桥梁,爱书之人,在这里发现图书,寻觅与之相关的快乐,带着收获回家。
永恒的美好
上海书城更像是一个载体,除了寻觅的乐趣,和喜爱的人一起来本身就很美好。有一个女孩坐在2楼的一个空架子上,旁边的书篮里放着几本书,笔者从7楼逛完下来,看到她还一个人坐在那儿,正当我想着她可能是到书城来散散心,一个男孩拿着几本书朝她走了过来,他们拎着篮子边聊天边下电梯。
在2楼右侧有一个进口图书区域,这个区域的人比较多,在里面淘书有逛集市的感觉。小孩子的绘本、手工书,还有国外杂志等都能找到。有一位大姐拿了一套原版《冰与火之歌》,她说准备买了跟上大学的女儿一起看。
有一对夫妻说好多年前刚谈恋爱的时候就会经常到书城来,这次书城要暂别还挺舍不得的。妻子对老公说,你看后面的书架都空荡荡了,你帮我拍张照吧,留个纪念。
也有温馨的亲子时间——有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挑书的。
还有把孩子放在推车里,孩子想看的书就自己拿在手里,大人则推着车帮孩子选。
一对夫妻带着几个月大的婴儿,一边逗宝宝,一边挑育儿书。
也有闺蜜俩一起拎着篮子边轻声聊天边挑书。
夫妻俩一起坐在长凳上看书。
在2楼,看到有一个书篮里放着《骆驼祥子》和《苦难辉煌》,笔者正在好奇,看到一个中年大哥走过来拎起篮子,他走路时腿有点跛,但朝前走去的样子看起来是那么有力量。
在书店里看的书、一起看书的人共同交织的回忆格外美好,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永恒的,它随着尘世生活的流逝而不断强大。
小贴士
上海书城的活动时间是10月18日至12月12日。
2楼中间收银台的地方和1楼出口处有一个特价3折区域,其他书大多是6折,会员5折。
每层楼都有收银台,如果有确定想买的书单,可以直接到人少的收银台询问,可以减少找书的时间,因为比较热门的书都已经卖完了。
可以自备一个大点的可承重的购物袋,书店里可帮忙捆扎书籍但不提供免费袋子,需要2元钱1个。
如果预计购书会比较多的话可以推推车,也可自带一个小推车去,如果书太多的话拎起来还是蛮重的。
网络上有不少人留言,有回忆,也有期待。
对于上海书城的重装,你有什么期待呢?
以上视频来自上海书城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