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北路在上海人心目中有着“独一份”的记忆,当年一句“走走逛逛其他路,买卖请到四川路”,足见它的“江湖地位”。
近些年来,这条商业街经历转型,城市更新发展的脚步也在不断向前,一路上有很多新玩法、新去处,是时候再去逛逛了。
追随名人脚步,来场跨时空之旅
虹口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名人资源,在四川北路及其周边的支马路中,随意走上几步,就能与名人产生“跨时空”的交集,这其中最绕不开的一位就是鲁迅先生。
自横浜路景云里出发,沿着多伦路朝北,经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拉摩斯公寓,再行至四川北路,经过内山书店,最终抵达大陆新村鲁迅故居。循着带有古铜色泽的“鲁迅小道”标识,人们仿佛能回到80多年前……
今年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鲁迅小道”进行了升级扩圈,2.0版在原基础上,新增了“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启动内山书店旧址改造计划,打造“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另外还拟在四川北路邮局推出“鲁迅主题文化邮局”等。
小道连同周边的溧阳路郭沫若旧居、山阴路茅盾旧居和昆山花园路丁玲旧居,共同组成一条以“文化先锋·摇旗呐喊”为主题的漫游路线,还入选了上海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除了名人故居,“书香”亦是四川北路的文化特色,由北向南过了海宁路,往前走两步就能路过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的旧址,陈云同志曾在1925年至1927年间在此工作,参加了“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现如今书店重新装修,恢复当年风貌,定名“1925书局”,与北端的“1927内山书局”遥相呼应。
在市中心爬山
漫步至四川北路衡水路路口,目光不由自主会被眼前一大片绿植所吸引,这是虹口区第一块大型开放式绿地——四川北路公园。
走进绿地,最夺人眼球的是一座从前石库门民宅小半座的框架与门头,红色的窗框,精致的雕花被永久保留了下来,从“三新里”的字样中依稀可以寻到绿地“前世”的影子。不少老年人喜欢来此处晨练,在颇有“氛围感”的环境中,打打太极拳,修身养性。
公园地势并非完全平坦,一路从最低处往高走,有好几段长斜坡,再往深处走,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还藏有一座小山!在市中心爬山是一种什么体验?想想就很带感。
沿着红砖的阶梯往上走,转个弯就是一条长廊,这里其实是国旗教育展示厅的二楼,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连廊。
“山上”还藏着一座凉亭,凉亭的正下方是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小池塘,累了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远处的高楼林立和眼前的山中蹊径像是两个不同的时空。
一座不算大的街角公园,满足了居民们对日常休闲的所有要求,坐拥市中心黄金地段,甚至还能爬山!
打卡“虹”色地标,延续红色传统
在四川北路公园的万绿丛中,还有一片亮眼的“红”。
党的百年生日前夕,中共四大纪念馆完成了一次布展提升,基本展陈面积较之前扩大一倍,完整再现了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时的生动场景。
馆内石库门元素贯穿了整个展线,穿过一扇扇石库门,大家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中,体验沉浸式观展。
公园内,以中共四大纪念馆为核心,形成了包括国旗广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连廊、“虹”色足迹年轮大道等在内的红色文化矩阵。
“虹”色足迹·年轮大道集中展示了虹口区85处革命遗址旧址,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沿着年轮大道漫步,一一细数虹口的革命历史。
与中共四大纪念馆相毗邻的是虹口区党建服务中心,在一个仿石库门建筑中,被命名为“广吉里”,与四大会址原址里弄同名,又在四大纪念馆旁边,既是红色传统的延续,也象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
门口的公告牌上预告了当月的精彩活动,有理发、医疗咨询、维修小家电、家装问题咨询、人才引进政策咨询等贴近民生的服务,也有“虹讲堂”线下巡讲、摄影技巧公益教学、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辅导等实用课程。这里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宝藏之地,将生活、兴趣爱好与党群工作完美结合在一起。
在海派老建筑中寻找乡愁,焕活新生
最近,今潮8弄突然火了起来,一跃成为最新最热的网红打卡地。
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来到今潮8弄,相约“长颈鹿”雕塑旁,合影、拗造型……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化,今潮8弄正成为“城市会客厅”的新载体。
漫步“今潮8弄”会发现,穿梭在巷弄中的不仅是追逐潮流的年轻人,还有许多阿姨、爷叔,他们有些就住在附近,好奇过来看看,更有不少“老居民”为寻回忆而来。
“今潮8弄”是虹口为城市更新和海派文化所做的一次有益探索,在历史建筑的“老瓶”中注入文化创意的“新酒”,在城区建设的新址中留存市民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