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好去处】变美的高陵集市,不变的烟火味、人情味、好滋味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凌燕 发布时间:2022-01-06 16:48

摘要: “家门口的好去处”——真如高陵集市,是上海人记忆里最具“烟火味”的“好趣处”!

挑高的二层石库门、做旧的里弄牌坊、抬头可见的老上海店招,四处张贴的复古画报……穿行在高陵集市,一步一景,仿佛穿越到了三十年代,海派风格的设计使得这个市场变身为最具烟火气的网红打卡地。



日前,上海市文旅局公布了100个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真如高陵集市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新上海人的笔者此前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好去处,想着离家不远,便去一探究竟。从刚开通的14号线真光路站1号口出来,穿过真光公园,便是高陵集市了。


记忆中的“弄堂”里,是上海最具“烟火味”的场景


一踏进集市,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浓郁的复古风:各色木质匾额、复古画报围挡,一家家精心命名的店铺,一改以前脏乱的菜摊模样,根据功能划分成不同类别的档口:蔬菜档、肉档、海鲜档、家禽档、南北干货档、面食档等等。叫卖声、砍价声此起彼伏,记忆中的“弄堂”里展示着上海最亲民的场景。




与很多菜场不同的是,高陵菜场内的智慧大屏,实时监控着每家摊位的交易情况:日交易量、好评率、检测合格率、差评率……可以给顾客一个购买参考,顾客也可以扫码对摊位进行评价。


所有菜品的价格都会在屏幕上公示,童叟无欺,这吸引了诸多对物价不甚敏感的年轻顾客造访。“疫情以后就开始学着自己做饭了,这边价格透明、食材新鲜、环境也好,每个礼拜都会来采购一次。”来买菜的小刘说。



年过六旬的吴女士则是附近社区居民,逛菜场是她每天早上的必修课。“没办法,孙女6个多月,要开始给她做辅食吃了,小宝宝吃的么,品质一定要好。”她并不那么在意商品的价格,只要食材新鲜品质好,有机蔬菜、进口的牛肉、三文鱼,就一一买下。


集市负责人表示:“从前菜场给人的印象是单纯的便宜,但到了今天,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东西品质够不够好,性价比够不够高,选择够不够丰富,环境够不够干净美观,体验感很重要,很多住的比较远的市民会专程开车过来采购。”


集市里也有很多改造前就一直在的老店铺:梅记爆鱼、洪泽湖鱼丸、张记手工馄饨、丫头缝补……都是附近居民的“老朋友”。很多老人表示,“其实也没什么着急要买的东西,逛菜场已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闲来无事,和这些老朋友聊聊天也是好的。”



沈家爷叔就表示:“周末孙子要回来,他最爱吃梅记的爆鱼,就去买一点,活杀现做的很新鲜。


还有更老的摊头——真光汤团,说它是集市的招牌店铺也不为过。店主夫妻从一个小摊头,一点点做成市场里最受瞩目的档口,每天卖完当天数量立刻关门,始终如一。几米开外,就能闻到黑洋酥的香气。



笔者询问一位正在买汤团的阿姨好不好吃,阿姨笑着说:“好不好么,问问味道就知道了,他家黑洋酥用料特别好,不比外面任何一家老字号差,肉汤团也很灵的,自己只在这家买汤团。”


“老字号”云集,一站式尝遍上海传统“好滋味”


除了菜场,一楼还将进博会同款的“上海特色小吃馆”几乎原封不动地搬了进来,10多家知名老字号品牌进驻,是高陵集市独一无二的特色。大壶春生煎、富春小笼、鲜得来排骨年糕……这些老上海点心在此集结,让附近的市民不需要到市中心就能品尝到上海传统美味。



“我顶喜欢吃富春小笼嘞,以前要乘公交车跑去市区吃,现在开到家门口么太好了”,80多岁的吴爷爷的老字号情怀,总是割舍不掉。


这里也已然成为很多老年人的社交场所。“我每天都来这里吃早饭,几家老字号轮着吃,再和几个小姐妹嘎嘎三胡,逛个菜场么,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王阿姨笑着说。



家住附近的全职妈妈张女士则表示,“自己一个人带娃,没有精力再去做饭,老字号品质有保证,给娃吃放心,价格也实惠。”


构建社交空间、服务场景,“好趣处”尽显“人情味”


集市二楼融合了党群服务、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三大职能。


中午时分,社区食堂人气特别旺。不少住在附近的老人不在家烧饭,就会来这打一份餐,刷敬老卡再打个八折,方便又实惠。



除了吃饭,这里还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墙上的电子屏会显示各项服务和活动的排期表。


老人日间照料,只要年满65周岁并出具体检报告就可以在这待一整天,活动也很丰富,会不定期进行健康讲座、手工课、老年操培训等。


上百姓大舞台练乐器、赏电影,进社区讲堂学插花、听英语口语……这里丰富的社区交流空间和活动场景,丰富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此外,便民理发室、自助洗衣机、自助健身房、自助健身房,一应俱全,价格也很美丽。儿童成长中心目前被征用为疫苗接种点,预计春节前不会正常开放。



“兜兜菜场,逛逛弄堂,嘎嘎三胡,吃吃小吃,老有米道咯。” 变美的高陵集市,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烟火味、人情味、好滋味。这些越来越多的家门口的“好去处”,正为市民提供着生活的“好趣处”。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周末遛娃】打卡家门口的好去处—...

首页

顶部